• 38阅读
  • 0回复

柳亚子诗忆鲁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0-04
第8版(副刊)
专栏:文苑轶话

  柳亚子诗忆鲁迅
朱靖宇
南社诗人柳亚子自一九二八年在上海和鲁迅结识以后,在跟国民党反动派进行的长期斗争中,二人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鲁迅逝世以后,老诗人多次赋诗感旧,颂赞亡友高尚品格,表达自己的忆念之情。短文下述,是其中之一章。
一九五○年底,柳亚子到北京图书馆看望馆长王重民先生。其时正值志愿军过江援朝,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光复了平壤。宾主畅谈之余,王馆长要求老诗人追和鲁迅的《自嘲》诗见赠,这一建议,引发起柳亚子的深挚忆念和联翩藻思,和诗未及,一首七绝先就。通首是:“崔颢题诗在上头,谪仙才调岂终休?难忘二十年前事,温峤甘居第二流。”诗篇尽短,却关涉到二十年前的一段“本事”。
还是在“九·一八”事件发生前后,蒋政权加紧了对苏区的军事围攻,在其统治区内的白色恐怖也日益增强。波兰籍的共产党人牛兰,原是“泛太平洋产业同盟”上海办事处的秘书,被国民党政府拘捕转禁南京监狱,谋划以“危害民国”罪名审判。宋庆龄和蔡元培等组织专门机构进行营救。名作家郁达夫同时发起倡议,联合沪上文化界名流联名打电报给国民党政府司法部门,要求释放牛兰夫妇。签名者达三十六人。作为总体斗争的一个侧面,鲁迅和柳亚子都参加了。由谁领衔?鲁迅是文坛泰斗,自是众意所推,鲁迅却让年轻六七岁的柳亚子排头,自己署居其次。柳先生曾说:“签署人三十六人,合天罡之数,余为及时雨,迅翁则玉麒麟也。”正是当时实况。
柳先生是革命诗人,篇什中激情似火。他又是绩学长者,作品积厚流光,涵蓄丰实。这首诗用了两典,熟僻参半。唐朝崔颢写下了首《题黄鹤楼》诗,传说李白读后自愧弗如,搁笔停吟。晋朝温峤才品杰出,刘义庆在《世说新语》里转述时人的品藻:“世论温太真,是过江第二流之高者。”诗人以昔譬今,托微寓显,推奖鲁迅如李白实远迈崔颢,却序名甘居第二。鲁迅的谦谦品格和诗人对其钦佩追慕的情愫,都跃然纸上。
由于国民党政府逆施倒行,对牛兰夫妇的营救等没有积极结果。这些赖柳诗以传的往事,也随时间的迁流,成了鲜为人知的轶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