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在历史的连接点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2-26
第8版(副刊)
专栏:我看新时期中国电影

  在历史的连接点上
  天云
银幕上的英雄主义和唯物主义托举着诸多历史人物,让几代人震撼、感动、激奋、自豪……记得《开天辟地》在上海献映时,住在党的诞生地“兴业里”附近的一位92岁高龄的老党员拉着摄制组成员的手说:“谢谢你们,让我们一家四代党员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宏伟场面,我觉得中国的电影至少在拍革命历史题材方面,已经大大领先了……”
从《焦裕禄》到《开天辟地》、《毛泽东和他的儿子》;从《大决战》到《烈火金刚》、《周恩来》;还有正在赶拍中的《咱们的领袖毛泽东》。据说,还有其他一些……
我们,正处在历史的连接点上。历史上的伟大人物:毛泽东、李大钊、周恩来、朱德、陈毅、罗荣桓以及焦裕禄,乃至一些虚构的传奇英雄,如丁尚武、史更新、金月波、肖飞、孙定邦……确确实实唤起了我们对光荣传统、历史丰碑的一种崇高感和自尊性。
但仅仅向历史致敬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讴歌当今生活中的英雄们的光彩!于是我们将看到广西厂的《世界屋脊的太阳》、云南厂的《大峡谷》,上影厂的《大桥浩歌》,长影、北影也相继抓了抗洪救灾中的英雄人物,建设四化中的劳模题材。
我以为这是一种十分可贵而又及时的“衔接”!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那么,面对时代的大银幕,我们也欣然要把历史——现实——未来这三者沟通融会成一体。
读史使人清醒,明鉴。
现今生活中的真实故事更赋予感召力和震撼力。《保卫京浦线》、《她的中国心》、《无极之路》等优秀报告文学已经向我们发出动情的呼唤。我相信,现实题材的多样化表现将在1992年电影的攀登上,到达一个新的进军点。
马克思说过:“过去的最大的悲剧家描写了没落阶级、崩溃中的阶级的苦难,新时代的悲剧家要描写新世界的诞生的苦难。”我们有伟大的先驱者在前,我们有很好的题材,除了历史和现实的题材,人类应该有新颖别致、动人心魄的幻想性的未来题材,人类没有幻想,人类就不会“长大”。
我们的电影要“长大”,也必须在坚持主旋律的同时,放手发挥多样化的创新思维。主旋律本身也应该多样化,这个“多样化”无论在时间、空间和样式、类型方面都应该是“不设禁区”的。
最近看了谢晋拍摄的《清凉寺的钟声》,觉得他的智慧和经验还是起到了独树一帜的作用,他把历史与现实携起手来,人类命运、民族情感的大背景和一个普普通通的山区老妪羊角大娘的生命轨迹衔接起来融汇成一体了;在最后那一阵阵撼人心灵的钟声中,我们感悟到了历史的挽歌、现实的思考和未来的期待。因此,我又一次感到,今天的编导必须有一种“站在历史连接点上的意识”,因为我们即将告别可歌可泣、翻天覆地的20世纪,去拥抱21世纪的朝霞。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编后:本报自11月20日刊登“我看新时期中国电影”征文启事以来,已陆续收到各地许多读者的应征稿件,从今天起开始刊登征文。我们欢迎广大读者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的我国故事影片进行评说,力求言之有物,有感而发,见解新颖,文字活泼。征文将在3月10日截稿,请踊跃赐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