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想起了蔡大姐送的闹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0-07
第8版(副刊)
专栏:

  想起了蔡大姐送的闹钟
范硕
蔡畅大姐离开我们一年多了,但她留给世间的宝贵财富却没有带走。有一架小闹钟就继续用它那激越清脆的响声,振作人心,催人奋进。
长征时,蔡大姐就和她的马夫萧忠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解放后,大姐几乎年年寄钱寄物给子女多家境困难的老萧。老萧为了家乡要购买一些国家的计划物资,解决两地分居的子女团聚等问题,也曾给她写信,请求帮助。大姐回信,总是语重心长地劝说,要保持革命传统,不能做违反原则的事。后来,大姐特地寄给老萧一架小闹钟,“警钟长鸣”,其用意之深,希望之切,使老萧和子女、乡亲十分感动,传为佳话。
“警钟长鸣”。早在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前夕,毛主席在延安就组织高级干部学习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敲响了“警钟”,要接受李闯王进京的教训。在全国即将解放的前夕,毛主席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再一次敲响“警钟”,向全党提出警惕“糖衣炮弹”的攻击,保持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多次敲响“警钟”,提出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最近,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又一次敲响了“警钟”,告诫全党提高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和“和平演变”的自觉性。这些“警钟”的鸣声都是有警而发,发得及时。
钟其鸣矣,求其和声。对于我们党的“警钟长鸣”,大多数人能像萧忠贤那样,切实引以为戒,增强防腐蚀的免疫力,经得起和平时期的种种考验。但也有些人少听厌听“警钟”,相反的,对一些外国之音和靡靡之音兴趣很浓,越听越入耳,以至成了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俘虏”,在1989年春夏间的动乱中,有人一头扎进“乱窝”里,跟着“精英”走,及至风波平息,竟埋怨“没有打招呼”。
列宁说过:“对于危险的认识,可以使我们的力量增加十倍。”可惜,时至今日,有些人对“和平演变”的危险仍然缺乏警惕,认识不足。当前,国际风云变幻,国内外敌对势力加紧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竭力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在严峻形势面前,我们应当“警钟长鸣”,保持警惕,明辨是非,团结战斗。但也有些人对“警钟”依然听之渺渺,甚至反感,这是十分危险的。
汲取历史和现实的教训,益发使我想起了蔡大姐送给老萧那架珍贵的小“闹钟”,但愿它深入千家万户,留在桌前床头,“警钟长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