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阅读
  • 0回复

刘凤山与七千年前的乐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0-07
第8版(副刊)
专栏:

  刘凤山与七千年前的乐器
苏泽 毛玉顺
在六月八日晚的《综艺大观》节目中,主持人倪萍向电视机前的观众介绍了一种少见的乐器:埙。那位身着古装双手抱吹的演奏者,便是济南军区前卫歌舞团的笛埙演奏家刘凤山。
埙,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乐器之一,大多用陶土烧制,形似微型酒坛,大如茶壶,小如鸡蛋,用双手捧着吹。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埙是在杭州余姚河姆渡出土的一孔埙,距今已有七千年。在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埙除有一吹孔外,还有一个音孔,距今也有六千七百年。以后,埙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由一个音孔发展到今天的十二个音孔,音域可达到两个八度多。埙以陶器所发出的特有音色,富有人声的感情气质,十分迷人。它的音色悲凉、凄苦,善于表现如泣如诉、悲痛欲绝的旋律。
在接触埙之前,刘凤山便以笛子演奏家而闻名。一九八○年他随中国民族乐团出访芬兰、瑞典、挪威、冰岛、西班牙、葡萄牙等国,被誉为“中国魔笛”。一九八三年,为给电视剧《杨家将》配主题音乐,他开始练习吹埙。笛与埙是姊妹乐器,他一通百通,他的埙独奏相继被电视剧《林冲》、《武松》、《聊斋》采用,在日本、新加坡、港台播出后,引起很大反响。这种神秘乐器在亚运会艺术节上也大受欢迎。
实践中,刘凤山还摸索出颤指、从低音到高音上下滑音等新技巧。他不甘总吹悲凉调,便和易金合作编了一曲《醉翁戏鸟》。在《综艺大观》演播厅里,那醉汉醺醺洋洋,举石投鸟,石无力,鸟不飞,幽默、俏皮的情趣使埙这种古老乐器又焕发了一种新的生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