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政变后的海地局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0-08
第6版(国际)
专栏:

  政变后的海地局势
本报记者 朱满庭
9月28日,海地陆军和警察部队发动政变。第二天,政变军人将阿里斯蒂德总统扣押,并带到陆军总部。在法国、美国和委内瑞拉等国的交涉下,政变军人同意释放阿里斯蒂德,阿里斯蒂德乘委内瑞拉政府派遣的专机飞抵加拉加斯。海地局势陷入混乱。
海地是拉丁美洲近年来政局最动荡的国家之一。1986年海地人民推翻了杜瓦利埃独裁政权。以后军人多次发动政变,接管政权。去年12月,海地举行大选,阿里斯蒂德以其在反独裁斗争中赢得的声望当选,并在今年2月就任总统。人们希望海地由此走上民主与稳定的道路。但阿里斯蒂德出身教会,在对政局有重要影响的军队中素无根基,因此他执政后与军方关系一直很微妙。他解除了陆军指挥部中的一些将军的职务,代之以一些年轻的军官,但却迟迟不宣布对这些年轻军官的正式任命。阿里斯蒂德还想建立自己的武装力量,准备成立一个总统卫队,并由瑞士教官训练。这些措施在军队中引起了不满,成为军队发难的借口。据说,政变军人曾向政府提出过七点要求,其中就包括解散正在受训的总统卫队和正式宣布对被提拔的青年军官的任命。
政变发生后,国际社会反应强烈。拉美国家强烈谴责政变军人中断海地民主进程的作法。委内瑞拉宣布不再按圣约瑟条约向海地提供石油。欧共体也宣布中断对海地的经济援助。美国总统布什在政变发生后宣布不承认塞德拉斯政府,中断对海地的经济援助。10月4日美国进一步宣布对海地实行贸易封锁,冻结海地在美国的资产。在委内瑞拉等拉美国家的倡议下,美洲国家组织8日举行紧急会议,听取了阿里斯蒂德的讲话,并决定派遣由苏亚雷斯秘书长和阿根廷、玻利维亚、加拿大、哥斯达黎加、牙买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以及委内瑞拉等国外长组成的代表团前往海地,说服军人还政于总统,并呼吁各成员国中断与海地的经济关系。至于对海地是否采取军事干涉行动,美国的态度从目前来看较为谨慎。阿里斯蒂德本人也主张用和平方式恢复民主。人们现在都在等待美洲国家组织代表团在海地斡旋的结果。
不同以往的是,政变军人没有公开宣布成立军政府。军队领导人塞德拉斯多次否认成立了军人委员会。他4日再次表示军队没有掌权,说目前是由议会领导国家。
海地是西半球最贫困的国家。在美国、西欧和拉美全部中断经济援助,委内瑞拉停止石油供应的情况下,海地军方是很难支撑这个局面的。因此,不能排除在国际社会干预下局势再度发生变动的可能性。
(本报加拉加斯10月6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