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两种“导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0-08
第8版(副刊)
专栏:

  两种“导读”
王向东
一本有严重失误的辅导读物在报纸上被公开批评以后,我忽然发“思古之幽情”,从书橱里找出那本数十年来视若珍宝的辅导读物来。发黄的封面上,《〈实践论〉解说》依然十分醒目。拿着李达同志差不多在40年前写的这本导读,想想报纸上人们批评的《〈毛泽东选集〉(第二版)导读》,心里颇有感慨。
李达同志的《〈实践论〉解说》,是一本旨在帮助基层干部群众学习毛泽东思想的辅导读物。解说的第一部分,首先在1951年第3卷第6期《新建设》杂志发表,广泛征求意见。解说的第二部分,作者直接寄呈毛泽东同志审阅。毛泽东同志于当年3月27日给李达的信中说:“这个《解说》极好,对于用通俗的言语宣传唯物论有很大的作用。”“关于辩证唯物论的通俗宣传,过去做得太少,而这是广大工作干部和青年学生的迫切需要,希望你多多写些文章。”这就可以看出,无论是毛泽东同志,还是李达同志,都是把编写解说这种辅导读物,当成是一件十分严肃的工作来看待的,对编写工作都持一种十分严谨的态度。
可惜,这种对待理论问题严肃认真的态度在一些人身上早已荡然无存。近几年来,由于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影响,鼓吹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学派论”之类的奇谈怪论一时甚嚣尘上。从实际情况看,国际敌对势力推行和平演变的战略一天也没有放松过,国内改革开放和发展商品经济的实践每天都在向我们提出新问题,在这种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是多么需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也是多么盼望能有一些认真而不是敷衍的、理论联系实际而不是东抄西摘、剪剪贴贴拼凑而成的辅导读物啊!遗憾的是,现在,常常是领导同志的讲话尚未发表,学习这篇讲话的“导读”的征订单就一级一级发下来了。更奇怪的是,对同一讲话的辅导,中央一级有人编了,省一级的还继续编;市一级的也照编印不误。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固然如报上有同志批评的那样,是出于利用行政征订扩大订数来达到赢利的目的。不过,产生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我以为正可看出我们已经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好学风丢到了何种程度!
毛泽东同志在《整顿党的作风》中说:“我们要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风……既然是这样,学风问题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第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世界风云变幻的今天,在这“第一个重要的问题”面前,我们应该交出一种什么样的答卷来呢?重读一遍李达同志的《〈实践论〉解说》,我们当会得到有益的启迪。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