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鼓动风帆的劲风——黑龙江省推行进档达标承包制考察之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0-09
第2版(经济)
专栏:

  鼓动风帆的劲风
——黑龙江省推行进档达标承包制考察之一
本报记者 刘国胜
在黑龙江省,人们常常把他们推行的“进档达标”比作鼓动风帆的劲风,那么,这股劲风是怎样吹起来的?
(一)
“进档达标”是一个比喻,好比汽车,要想跑得快,就得一档一档地由低速升成高速。这个形象的比喻,最初产生于鸡西,是新上任的市长王宗璋创造的。
鸡西是个煤炭工业城市,多年来,由于煤炭价格低,加上非煤炭产业薄弱,全市各项事业的发展受到很大制约。
在新的财政体制下,地方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地方工业。在1986年进档达标以前,鸡西市小企业占89%。实现利税不足10万元企业占7.5%。1971年到1982年,市区地方预算内工业企业连续12年亏损,亏损总额累到计到5185万元,企业设备陈旧,包袱沉重,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以及效益都较低。经济落后导致地方财政拮据,连保吃饭都有困难,城市欠账多达3.6亿元。
地方工业上不去,振兴鸡西就是一句空话。那么, 用什么办法来摆脱企业微利亏损的困境,把企业搞活,从而使全市的财源滚滚而来呢?这是当年王宗璋市长上任后苦苦思索的问题。
经过一番调查,酝酿和论证之后,王市长提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想法。在一次局级干部会议上,他说:
你们都是搞工业行家,但是算帐恐怕还是算不过厂长他们,正像我算不过你们一样,我倒有个想法,也别叫他们留心眼了。干脆把他们偷着吃的那块,掖着那块端出来,叫他们公不是超额完成利润计划了吗,超额那部分大头给企业,超得多,返回的多,让工厂尝到好处,也使他们修养生息,改造自己,发展自己,凡是获利大者达到一定标准,给以优惠政策支柱,我想在全地方工交个业中开展进档达标活动,你们说怎么样?”
这就是王市长的最初想法,于是,经过认真讨论,一项关系百万人民切身利益的政策——进档达标责任制,在鸡西诞生了。
那么,厂长们为什么都要心眼儿呢?答案也是很简单:按计划要拿走,一年到头,辛辛苦苦,企业受益不大,为了不白干,到了年底,厂长们便把多干的那块利润,或悄悄地吃掉,或埋在碗里,这是大多数缺增产增收积极性的主要症结所在。
然而,鸡西市正式推行进档达标以后,情况却大变。
从1986年开始鸡西市政府首先想到的,厂长们想到了:厂长们设法想到的,工人想到了。”
往年,厂长们都是想着法儿向财政局长要钱花,如今,厂长们都在计划着分职分批还贷款.甩包袱,都愿尽快解决自我发展问题。企业有了发展后劲,财政收入随之增长。用王宗璋的话说,“当市长的给人民做点什么也是理直气壮的了”
从1986年开始,鸡西市政府首先在全市地方工业企业,之后相继在财贸。城建。农林等经济战线。开展“进档达标。争做贡献”的活动,进而发展成进档达标承包经营责任制。
(二)
进档达标承包责任制是对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的一种完善和发展。根据国家提出的关于“包死基数,确保上皱,超收多留,欠收保上缴”的前提下着重在“超收多留”。欠收自补“的原则,为了调动企业生产经营积极性,他们在企业确保上缴的前提下,着重在”超收多留“上作文章,其内容主要有以下紧密联系的三个方面:
基数:把企业实现利润和上缴税金(主要是流转税。增值税)捆在一起,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在确定企业进档达标得税考核基数。确定基数的两条原则是:一要有得于企业生产经营积极性,二要保证收入的稳定增长。一般是根据企业前三年的实际利税水平,充分考虑同行业先进水平,以及企业的新增值能力。外部来认真确实,对完成际包基数的企业经营者,给予奖金;对于没有完成承包基数的企业及其经营者,给以相应的经济处罚。
进档:根据企业规模,利税水平,把企业划分成不同类别,分别确定其档次标准,企业在完成承包基数的基础上,按利税超额的幅度计算进档,每进一档便给企业一定的好处,进档越多,好处越大。例如,佳木市对地方工资工交企业划分了八个类型,规定了8个不同的档次标准。其中,利税在1000万元以内的每超额30万元为一个档,500万——1000万元的,每超额20万元为进一个档,200万——500万的,每超额15万为进一个档;100万——200万的每10万元为进一个档;40万——70万元的每超额5万元进病一个档20万以下的每超额2万元进一个档,对实现超收进档的企业,实行核定亏损基数,超基数上缴的利润按比例(3∶7或2∶8)分成,把大头留给企业。对需要重点扶持发展的企业,其超收部分全留。对亏损企业实行核定亏损基数,超亏不补,减亏部分视同盈利,可以进档,同时,对进档企业按不同进档数量,给予企业经营者和职工中的有功人员,以一定数量的奖金和晋升工资加奖,并参与市总工会组织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给予评模,记功等,还给进档企业 分别颁发奖状,鼓励企业和职工增产增收。
达标:就是根据企业实现利税的实际水平,规定若干个标准,并授予相应的荣誉称号。例如鸡西市规定,利税达到50万——100万以内的为“利税大户”,100万——300万以内的为百万富翁,300万——1000万以内的为“财政支术柱”。1000万以上的为“千万财团”这种“达标”的标准,是根据各地情况而定,各地不必统一。每年年末,凡达标的企业,均由市政府命名,分发奖牌,并有相应的奖励政策。进档达标方案还明确规定,企业超基数分成资金的60%至70%,用于历史包袱,还贷,补充 生产发展基金,以制约企业分成资金的不合理使用。
(三)
自开展这档达标活动后,鸡西市经济生活很快发生变化。
1986年衽不达标的头两个月,即5月和6月,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7.2%.15.1%,这一年地方工业企业超额30%完成了财政收入计划,比上年增加68%,市财政多收24.9万元,涌现出了钢铁总厂一个“财政支柱”企业,石墨矿等8个“百万富翁”企业,化工一厂等6个盈利大户。1987年在原材料、资源紧张、遭受严重水灾的情况下,市区内预算内工业企业消化1000多万元增支减收因素,仍比上年增长10.2%,23.5%和47.4%。市财政收入建设以来一直在几千元上徘徊,自1986年以来,三年迈了三大步,1988年突破亿元大关。
1987年,市政府还为市民办了15件实事。遇雨成灾的低洼区得到根治,各市政区吃水问题已经解决,城区主要街路已全部铺装。整修一新,供人们休息的小游园也一个一个建成。西山铁路立交桥用7个月就完工通车,人们赞叹:鸡西变化好快哟!
鸡西的变化引起省里的重视。推行进档达标的第一年年底,省委和省政府的领导同志到鸡西现场办公,肯定了他们的作法。
1989年末,省委书记孙维本带队专程到鸡西调查研究,并写出调查报告,建议在全省推广;
1990年7月14日,省委六届六次全会决定中指出:“各地和企业都可推行鸡西市进档达标的经营现任责任制”。
于是,一个推广鸡西进档达标承包制的活动,在黑龙江全省范围大面积展开到今年8月,记者考察时,他们已在佳木斯、双山、七台河、齐齐哈尔、等城市和一些县的工商企业、乡镇企业中把进档达标广泛推广开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