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借得曲韵写潮声——话剧《辛亥潮》观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0-10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借得曲韵写潮声
——话剧《辛亥潮》观后
廖全京
历史的潮水不息地拍打着舞台,拍打着心灵,观众良久地沉浸在话剧《辛亥潮》所激起的情感潮涌之中。80年前发生在四川的那场反帝爱国运动,是风雨如晦的长夜尽头的鸡鸣,是排山倒海的辛亥革命的巨浪,它在历史的回音壁上永远留下了推翻封建帝制所产生的强烈震荡。为了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应文化部之邀,四川人民艺术剧院的艺术家们为首都观众带来了话剧《辛亥潮》。它以恢弘的气势和简洁的笔触,将中国近代史上光辉的一页——四川保路运动及全川武装起义的活生生的历史画面,推到了人们眼前。全剧在完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围绕以蒲殿俊、张澜等人为代表的保路同志会、以尹昌衡、龙之杰等人为代表的中国同盟会,以及广大民众与帝国主义和满清王朝在四川的代理人赵尔丰、端方等人的斗争来铺展戏剧冲突。激昂的爱国主义旋律,始终鸣响在历史人物不断更迭、历史事件曲折发展的戏剧舞台上。
《辛亥潮》在艺术上的突出之处,在于它对民族戏曲传统精华的吸收和借鉴。这个戏出自戏曲作家徐棻之手。在徐棻的写作经历中,她一直走着戏曲向话剧借鉴的路子。这一次,她进行了话剧向戏曲借鉴的尝试,这本身就是一个极有意义的戏剧现象。构思之初,徐棻即面对异常曲折复杂的历史现象:保路同志会的合法斗争与中国同盟会的“非法”斗争相互融混,非暴力手段与暴力抗衡相互转化,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之间、民众与朝廷之间、权臣赵尔丰与端方之间,重重矛盾相互交织,革命的领导权一再转移……历史在那一瞬间显得格外扑朔迷离、变幻莫测。如何让有限的舞台时空包涵如此巨大的历史容量?编剧一反惯常的话剧思路和框架,在总体构思上采用了以大写意为主,写意与工笔相结合的笔法,描述史事,刻画人物,挥挥洒洒,一气呵成。大写意用于铺排历史,传达那惊涛裂岸时的轰鸣;工笔画用于铺排过程中的若干停顿,展示那漩流之中各色人等的心境。如蒲殿俊、张澜等人被拘捕时,赵尔丰得到端方入川的消息之后,以及赵尔丰与尹昌衡之间斗争等场面,便是如此。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中,也吸收和借鉴了戏曲的一些传统手段,使话剧舞台传达出戏曲的韵味。无论是类型化人物,还是个性化人物,戏曲艺术都注重这个人物内心世界的外化,这是中国戏曲长期形成的传统。这一传统,在话剧《辛亥潮》的主要人物赵尔丰身上得了较好的体现。把处于各种政治势力矛盾的焦点中的四川总督赵尔丰,作为主要人物来表现,充分显示出编剧徐棻的独到的艺术胆识和艺术目光。尽管老谋深算的赵尔丰用尽伎俩与诸路代表人物反复交手,但终究无力挽救腐朽的清廷在大浪千迭的辛亥潮中迅速崩塌。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徐棻将赵尔丰这个反面人物推到了舞台中心的历史聚光灯下。剧本细致地逐层展示了赵尔丰在风云际会之时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如端方奉命由鄂入川,势在取赵尔丰而代之;赵尔丰遭受两面夹击,欲作困兽之斗——剧情发展至此,历史的脚步突然加快,世界变得更加头绪纷繁。编剧抓住机会,放手引入假定性和时空自由转换等戏曲的观念和技巧,化复杂为清晰,变紊乱为明快,将观众的视线凝聚到赵尔丰身上,让观众洞察他在那严重的时刻内心世界剧烈矛盾和细微变化。在充分运用戏曲的时空观念中,编剧将异地不同时的赵、端二人处理到同一表演区里,又在充分发挥话剧独白的艺术魅力的同时,将赵、端二人各自的独白,变成了人物之间的心理交流。使通常在话剧中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独白,变成了一种心灵间的戏剧性冲撞,染上了浓烈的动态色彩。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创造。
这种大写意与工笔结合的笔法,正与戏曲点线结合、一线贯串、有头有尾的纵剖历史的结构形式十分相近,而与话剧多线交叉、团块组合的横截生活的结构形式有所不同。也不妨视为在两种结构形式糅合的基础上的发展。这种结构形式,使得《辛亥潮》在整体上焕发出一种戏曲的神采,更容易激起中国观众习惯的审美感应;使得本来与观众多少有些隔膜的历史人物和历史场面,产生更切近也更强烈的剧场效果。总体构思和结构形式的这些特点,给《辛亥潮》的舞台创造带来了新的活力。近些年来,话剧如何向戏曲借鉴的问题,一直在话剧导演陈坪的脑海里盘旋。这一次,陈坪在徐棻的《辛亥潮》这个剧本中找到了她们心灵的契合点。她的导演构思,也就建立在充分借鉴戏曲的艺术精神的基础之上,着眼于创造全剧的热烈恢弘的历史氛围。同时,抓住剧本所提供的刻划人物的重点场面,充分把握戏曲艺术的假定性和时空自由的基本精神,深入细致地完成人物内心外化的工作。最终形成了全剧简洁流畅,充满激情的导演风格。溢彩流光的舞台演出,正是编导的心灵的契合的生动形象的体现。比如大幕拉开之后,那满台流动的灯笼组成的灯海,远远近近,层层叠叠,波涛翻滚。这是导演对保路运动以至整个辛亥革命那奔腾的潮头的象征。这象征,在剧情发展关节点和全剧尾声中一再出现,显得新颖有力,气势若虹。这是与剧本相谐和的大写意笔法在舞台演出上的整体性体现。而在笔墨流动的停顿处,在相对集中地展开戏剧冲突时,导演又用比较精细的工笔去塑造人物,为演员们深入挖掘和成功表现人物个性,提供了宽阔的创造天地。使孙滨塑造的赵尔丰获得异常的成功。
话剧《辛亥潮》对戏曲的借鉴,没有停留在捕捉某一种或某几种戏曲程式,借用某一个或某几个虚拟动作的阶段。而是努力掌握戏曲的神髓,从整体上以假定性和时空自由的观念,宏观控制和调整自身的思维空间和外在的舞台空间。这部话剧的推出,应当视为焦菊隐等话剧界前辈学习和借鉴戏曲传统的艺术实践,在新的环境下的继续和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