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设学术讨论会综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0-10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设学术讨论会综述
为了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建设及其对文艺批评实践的指导作用,《文学评论》编辑部、国家教委社科中心、《人民日报》文艺部、《文艺理论与批评》编辑部、《文艺报》社和江西省文联、江西省文学艺术研究所、《江西师大学报》编辑部、江西大学当代文学研究所,于8月7日至11日在江西庐山联合召开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设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的专家学者近50人。
这次学术讨论会以建设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中心议题,围绕当前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如何建设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指导地位、建设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和基本框架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了热烈的学术讨论。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在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成为反对和平演变重要战场的情况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许多同志联系前几年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和海外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图谋,在这方面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会议认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自成体系的,我们目前及今后所遇到的种种新情况新问题,仍需要认真分析总结,并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其次,从现实角度而言,前几年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泛滥使文艺界许多重大理论是非出现了混乱,这亟需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澄清;同时,社会主义文艺的创作实践也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加强指导。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呢?与会代表认为应从如下几个方面来思考:一是坚持与发展的关系问题。二是批判与建设的关系问题。三是一元与多样的关系问题。四是理论建设与批评实践的关系问题。五是革命性与科学性的关系问题。
确认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和基本框架,是理论建设的一个重要前提。一些代表认为,意识形态论应该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设的逻辑起点,因为它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与其它理论的根本分野之所在。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观念的前提下,有的同志认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应该足以说明艺术的“本初问题”,所以,以艺术生产论为基础来建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才能抓住问题的实质。也有代表认为,对于体系问题应有一个综合全面的认识,不必拘泥于逻辑起点的论争。根据一与多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应该是一个立体交叉体系,可以以意识形态论为体,兼收并用。
与会代表还就毛泽东文艺思想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问题展开了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毛泽东同志从中国革命实践和文学创作的经验出发,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创造性地结合起来,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毛泽东文艺思想,不仅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杰出典范,而且也为我们提供了理论建构的基本框架和思想基石。代表们认为,当前,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设的一个迫切任务,就是要认真学习和研究毛泽东文艺思想,坚持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指导地位,从而,为我国文艺沿着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方向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讨论会上,代表们强调了认真学习《邓小平论文艺》和江泽民同志在建党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深远意义。 (文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