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培育主体 充分发挥科技队伍的作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0-11
第5版(理论)
专栏:县委书记县长工作研究征文

  培育主体 充分发挥科技队伍的作用
中共江苏省宜兴市委书记 张伯端
要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人才是决定的因素;大力推进科技进步,科技队伍是主体,是主力军。“七五”期间,我市工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20.9%,1990年达到59.2亿元,经济发展保持了较高的水平,主要是因为有一支素质较高、相对稳定的市、乡、村三级农技队伍。工业生产的发展,就更离不开人才。乡镇工业从诞生那天起,就同人才的开发利用紧密相联。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必须把加强人才资源开发作为推动科技进步的基础工程来抓,注重培育主体,充分发挥科技队伍的作用。
一是优化环境,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我们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使全市人民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分子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开拓者,破除轻视知识、轻视人才的旧观念,彻底消除对知识分子的一切不正确看法,在全市形成一个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好风气。各部门进一步加强了知识分子工作,采取各种措施,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特别是注意保护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改革和四化建设中的热情,调动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以充分发挥他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多年来,我们一方面不断深化科技体制和用人制度的改革,进一步搞活科研机构,鼓励各级科技工作者大胆进入经济领域,发挥才干,多作贡献。另一方面,我们还组织科技人员参与科技、经济、社会的决策活动。1989年建立“市科技经济咨询委员会”,作为全市最高决策机构的智囊团,遇有重大的技术经济决策,先交其咨询,进行科学的论证,从而在深层次上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是教育引导,不断提高科技人员的素质。目前,我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万多人,这是一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对这支队伍加强教育、明确方向、激发热情,是我们近年来十分重视的一项任务。我们在科技人员中,广泛开展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教育;持续进行了党的基本路线、爱国主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教育;帮助知识分子认清自己在新的历史时期所肩负的光荣使命。同时,还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学习先进科技工作者、优秀教育工作者活动,让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成为人们崇敬的楷模和榜样,并引导广大知识分子发扬兢兢业业、埋头苦干的献身精神,以及不屈不挠的创新精神,治学严谨、崇尚真理的求实精神,从而提高了广大科技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进一步激发了他们为社会主义做贡献的热情,形成一种奋发向上的社会气氛和舆论环境。同时,我们按照经济技术教育发展规划和实际工作的需要,进一步加强了现有科技人员的培训工作,加快科技人员的知识更新。
三是拓宽渠道,逐步壮大科技队伍。随着经济建设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发展,我市原有的科技队伍无论在数量和专业结构上都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近年来我们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拓宽渠道,加强了对科技人才的引进、聚集和培养工作。首先是积极引进外地科技人员。我们在办好市人才服务中心和加强分级管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全民事业性质的乡镇工业技术指导站,改进了引进人才的管理办法。凡是由外地调到乡镇企业工作的科技人员,其人事、行政关系都挂在工业技术指导站,各项待遇不变,较好地解决了引进科技人员的后顾之忧。其次是广泛联系宜兴籍科技人员。宜兴在全国各地从事科研、教育工作的专家、教授、科技工作者较多,这是一个推动我市科技进步的潜在宝库。我们通过大量的调查和联络工作,已同几千名宜兴籍科技人员建立了联系,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务的有694名,中级技术职务的有824名。为了密切同他们的联系,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我们先后在北京、天津、西安、南京和上海等地,建立了宜兴籍科技人员联络站。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共收到宜兴籍科技人员提供的信息几百条,帮助解决了一批技术难题。再次是大力培养各类技术人员。近年来,我们以组织实施“星火”计划为重点,通过举办专业技术培训班,以及与高校联合办学等多种形式,积极培养各类专业人才。全市开办了多个大专班、中专班;举办了多期各类专业技术教育班,并不断向大中专院校选送代培学生。目前,我市培养的大批农村科技人员已逐步成为农村各级各业科技工作的主力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