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基本完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2-09-24
第1版()
专栏:

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基本完成
【本报讯】为了适应国家建设的迫切需要,实现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一九五二年全国高等学校大规模的院系调整工作现已基本完成。因而全国高等教育已出现了新的面貌。这次院系调整工作是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高等教育制度、教学组织的一个重大措施,也是新中国教育史上一件具有革命意义的大事。
这次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工作是以华北、华东两大行政区为重点,做较全面的调整。华北区以北京、天津为重点,调整后全区共设四十一院校;华东区以上海、南京为重点,调整后全区共设五十四院校。华北区的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成为综合性的大学,清华大学和天津大学成为多科性的高等工业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和辅仁大学调整成为新的师范大学,辅仁大学、燕京大学校名撤销。同时在北京新设北京地质学院、北京钢铁工业学院、北京航空工业学院、北京林学院、北京机械化农业学院、中央财经学院、北京政法学院等专门学院。华东区的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和山东大学成为综合性的大学,浙江大学和南京工学院成为多科性高等工业学校。同时新设华东化工学院、华东水利学院、华东航空工业学院、华东体育学院等院校。南京的金陵大学、山东的齐鲁大学、上海的圣约翰大学、沪江大学、震旦大学等校名撤销。东北区的东北人民大学改为综合性大学,同时新设东北地质学院、东北林学院、沈阳农学院等院校。中南区的中山大学成为综合性的大学,岭南大学、华南联合大学等校校名撤销。西南区的重庆大学改为多科性高等工业学校,同时新设重庆土木建筑学院、重庆化学工业学院等院校。此外西北区新设新疆八一农学院。目前全国各地高等学校的师生员工都以积极愉快的心情,投入这一人民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运动。
这次调整的总方针是:以培养工业建设干部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和专科学校,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逐步地创办函授学校和夜大学,将工农速成中学有计划地改属各高等学校,作为预备班,以便大量吸收工农成份的学生入高等学校。专门学院和专科学校又分多科性和单科性两种,它的任务是根据国家的需要,培养各种专门的高级技术人才。综合性大学的任务,主要是培养科学研究人才和中等学校、高等学校的师资。经过这次整调后,我国高等教育即可以和国家建设密切结合,改变过去教育和实际脱节及院系重复的现象。
在这次调整工作中,各校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华北区因北京天津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初步方案在春季即已大体确定,因此自六月底便开始了思想动员,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钱俊瑞副部长首先向北京天津高等学校教师一千余人做了动员报告,对院系调整、课程改革、人事调配的原则做了全面的说明。并在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的直接领导下成立了京津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办公室,各校也先后成立了筹备委员会。在京津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办公室和各校筹备委员会的领导下,各校教师们为了更好地团结起来完成院系调整工作,迎接新学校的建立,都积极地从事各种活动和准备工作,如举行联欢会、座谈会等,使院系调整工作有了良好的开始。院系调整的第一步骤是专业和系科的设置与教学计划的制定,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曾广泛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经过慎重研究反复讨论,许多教师都深切地体会了苏联教学计划的优越性,各校普遍掀起了学习苏联先进经验的热潮。各校请苏联专家与教授举行座谈会。清华大学请哈尔滨工业大学回来的教授介绍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苏联教学制度的经验,北京大学举行学习苏联教学制度的心得交流大会,同时并翻译了苏联高等学校几十种专业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教师并在今年暑假中组织了“俄文速成班”,摸索出一些学习俄文速成的经验。目前华北区各院校的人事调配工作已基本完成,校舍设备调配亦已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迁移工作正在进行。其他各地区亦已根据中央这次院系调整工作的精神,积极进行中。
专业系科的设置确定后,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根据各校各种专业教学计划的需要,进行统一的师资调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两校调至外校和其他地区的教师达一百三十余人。由于准备工作充分,教师的思想觉悟在“三反”与思想改造运动后普遍提高,经过动员报告说明了人事调配的原则,提出初步调配方案交各校酝酿,教师们一致认为调配方案合情合理,表示服从分配和调动。九月十三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举行了外调教师的招待会,马叙伦部长,钱俊瑞、曾昭抡副部长及各校负责人都为这次院系调整工作的成就表示慰勉。外调的教师则表示服从分配愉快地走上新的工作岗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