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马鞍山钢铁公司 战胜洪涝灾害生产持续发展 头九个月利税增幅超过产值增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0-25
第1版(要闻)
专栏:奋进中的国营大中型企业

  马鞍山钢铁公司
战胜洪涝灾害生产持续发展
头九个月利税增幅超过产值增幅
本报马鞍山10月24日电 记者张振国报道:我国9个特大型钢铁企业之一的安徽马鞍山钢铁公司,在今夏遭受特大洪灾之后,它的生产建设如何?
记者日前走访了马钢,所见所闻,令人高兴:水害被战胜,生产步步高,经济效益好。今年1—9月,全公司工业总产值比去年同期只增长1.89%,而实现利税却比去年同期增长12.47%;出口收汇比去年全年增长80%。
马钢大灾之后何以能保持生产持续发展的势头?主要原因有3条:
一是职工队伍过硬。在洪水泛滥、江河暴涨、内涝严重的7月,全公司10万职工分成保江堤、保生产、保生活3条战线,日夜奋战,取得“三保三胜”。接着,他们开展了“战高温,创高效,保国家,援灾区”的劳动竞赛,8月份生产全面恢复,9月份生产刷新多项历史纪录。
二是企业实力雄厚。“七五”期间,马钢通过承包经营、技术改造,上交利税16亿多元,完成“自养自”的基建投入,也是16亿多元,两者相加,约等于赚了两个马钢。由于经济实力增强,所以在特大水灾面前,抗灾能力强。
三是建设环境好。马钢所处的马鞍山市,始终把马钢当作全市的经济主体来支持。马钢也同样把市区当作自己的靠山,真正做到了“大企业不摆大架子,地方政府不当土地爷”,全市保马钢,马钢带全市。冶金部设在该市的第十七冶金建设公司、冶金设计院、矿山研究院、华东冶金学院,也都甘为马钢这朵“红花”当“绿叶”。在水灾面前,马钢由年产200万吨钢铁续建到400万吨规模的主体工程——大高炉、大烧结厂以及新矿山、新码头的设计、施工进度,始终保持上升趋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