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总导演刘效礼谈 拍《望长城》的甘苦 长城脚下风俗画卷的展示 创观众收视新纪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2-28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化长廊

  总导演刘效礼谈
拍《望长城》的甘苦
●长城脚下风俗画卷的展示●创观众收视新纪录
刚刚获得全国首届范长江新闻奖的中央电视台军事部副主任刘效礼,谈起《望长城》的拍摄,仿佛又回到3年中那些难忘的日日夜夜。
全新且冒险的拍摄
3年前,中央电视台首次以公开招标的方式决定大型电视系列片《望长城》的拍摄人。军事部知道这个消息已经很晚了,但刘效礼的老搭档韩金度却鼓动他去投标。军事部以“长城曾与军事有关,我们是军人,拍摄时可以争取部队的援助”为由,出人意料地一举中标。
刘效礼在中央电视台参与了300多部电视片的采访与创作,此次拍长城,如按以往的模式,当然驾轻就熟。然而,当他的摄制组走进长城脚下的小镇、村落,与那些淳朴、善良的普通百姓倾心交谈时,他们的心灵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震撼。于是,他们放弃了那本厚厚的名家撰写的解说词,开始了一种全新且又担风险的拍摄。总摄影韩金度为求保险,建议同时拍两套:一套有主持人,一套没有主持人,以防拍砸了补救。刘效礼却不同意,他对老搭档说:“只有断绝后路才能创新!”
民俗画卷来自哪里?
刘效礼放手让编导、摄影、录音和主持人到生活中去发现。第一批素材拍完,看样片时,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对,就得这样拍!”
担任第二集摄像的亓克君(亓:音齐)开始心里也没底。他问总导演:“拍什么?”刘效礼嘴里只蹦出两个字儿:“民俗。”在陕西韩城,他们拍下了司马迁故里的钉鞋老汉和徐村讲述冯、同两姓来历的司马迁后人。在寻找民歌手王向荣的途中,他们又把镜头对准了一边切瓜、一边唱歌的卖瓜人;还有不好意思在人前唱、“怕把羊吓跑”的羊倌以及头顶烈日、唱着爬山调锄地的农民。更令人难以忘怀的是那位“走西口”唱到西安、北京都极受欢迎的民歌手王向荣和他那80高龄、脸上每一条皱纹里都饱含着慈爱的老母亲。这不正是一幅幅极为真实、自然的民俗风情画卷吗?
历尽艰辛后的收获
摄制组开进罗布泊,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缺水。每天,刘效礼和摄制组的同志用湿毛巾擦把脸,又赶紧将毛巾放进塑料袋。3天后,那毛巾散发的气味竟跟臭袜子差不多。在罗布泊迷路后,干渴、饥饿、疲劳一齐向他们挑战。身背录音机的张文华实在走不动了,只听她说了句:“我不走了!”就躺下了。刘效礼也累得不想再挪动一步。但他明白,如果在此躺下,都将变成木乃伊。他给大家打气鼓劲儿,于是,你拉我,我拽你,终于回到了集结地。
《望长城》在中、日两国的电视台同日同时播出,日本根据《望长城》的素材制作的电视片还创下近年日本纪录片的最高收视率。中国观众对此片印象如何呢?刘效礼递过一摞观众来信说:“不少观众非常喜欢,有人认为这是纪实电视新闻报道的突破。在港台地区,数十万个家庭也同时收看了卫星传送的《望长城》。摄制组非常感谢观众的如此厚爱。”[下图为刘效礼(右一)正和同事看地形。](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