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阅读
  • 0回复

中日佛教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0-25
第7版(国际)
专栏:国际问题学术研究动态

  中日佛教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主持的中日第四次佛教学术会议,于10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中日两国的佛教学者们聚集一堂,围绕“十世纪至十四世纪的中日佛教”这一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与会学者们指出,在十世纪至十四世纪(中国的宋、元时期),中国思想文化界出现了由理学占据统治地位的新局面;在宗教上,儒、释、道三教进一步融合。在日本,佛教界和文化界热衷于学习中国儒家和佛教文化,来华学习的日本僧侣络绎不绝。由于大批中国禅僧来到日本,禅宗最终成为日本佛教最有影响的宗派之一,日本佛教也在此时规模始具,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所以探讨这一时期中日佛教情况,无疑对两国佛教文化的历史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为期两天的学术讨论会上,日本学者高度地评价了中国佛教对朝鲜和日本佛教文化所作的贡献和影响。日本著名的中国佛教史专家、东京大学名誉教授、爱知学院教授镰田茂雄在发言中谈到,在古代东亚佛教文化圈中,中国佛教处于核心地位。来华的百余名日本僧人在中国学习吸收大量的中国佛教文化的同时,又将大批佛经、儒家典籍、诗文集及医书带回日本,对日本雕印事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促进了日本写经业、印刷业的发展。
日本禅宗始祖荣西将中国饮茶习惯传入日本(在此之前,茶在日本只是作为药品,尚未普及),并论述饮茶对养生的功用。从此,日本国内掀起饮茶之风,进而发展为日本独特的茶道。禅宗的建筑工艺和医术也在日本受到重视。
中日两国学者还就内容广泛的问题进行了交流,争论热烈,气氛友好,取得了不少共识。
源远流长的中日佛教文化交流发展了两国社会思想文化。明年是中日建交20周年,这次会议的成功,对进一步发展中日文化交流和增进人民友谊都有一定的意义。(黄夏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