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风雨观天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0-26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调查汇报

  风雨观天人
本报记者 郑红深
气象对城乡人民的生活,对于防汛、防台、抗旱,对工业、农业、交通、商业、仓储、国防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1989年,四川发生寒潮、冰雹、大风、暴雨、干旱等灾害性天气过程13次,由于气象部门及时提供了准确的气象信息,减少了灾害造成的损失,取得了5.72亿元的服务效益。当然,气象服务的价值,通常是很难用具体数字来体现的。
气象服务工作的功劳是与每一个气象观测员的默默奉献分不开的。然而,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却鲜为人知。
  环境恶劣 扎根荒野自有人
目前,全国有2500多个气象台站均匀地分布在各地,观测人员有2万多人。其中,有300多个台站在人迹罕至的高寒山区、戈壁荒漠、边疆海岛。
在黑龙江漠河站,气温曾出现过零下52℃的极低值;在新疆吐鲁番站最高气温却达到48.9℃的极高值。在海拔4612米的青海五道梁站,长冬无夏,“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在长江源头的青海沱沱河站,方圆几十里无人烟,空气稀薄,饮水要到六七十公里外去拉。在这些气象站工作的气象观测员,任劳任怨,不间断地注视着变幻莫测的风云。
当人们跑进屋里躲避暴雨风雪或炎炎烈日之时,气象观测员却要冲向观测场、百叶箱,准时观测。有时闪电打红了风向杆,雷火在观测场上滚动,炸雷在电话机中暴响,但这些都无法阻止他们以小时计的定时观测发报。
新疆七角井气象站地处荒凉的戈壁深处。气象站的同志每天要进行4次定时观测、2次高空风观测、7次天气报、24小时固定航空报等。这里每年8级以上大风要刮110多天,12级风也常见,瞬间风速有时大于40米/秒。在这种情况下,要对天气进行观测,单人几乎不可能,观测员们常常是两三个人相互挽着抱着去观测,一人拉开百叶箱,一人观测读数,一人更换自记纸。一人冻僵了,另一人又上去。夏天,气温最高达43℃多,地表温度达71.5℃,进行高空风观测时,几十分钟不能动,蚊虫叮咬,痛痒难忍,观测员就用布包着头,只露两只眼观测。近10年,这个站有7人次创造连续250班无错情的好成绩。
吉林天池站副站长隋金堂,一次与同伴冒着大风去观测。忽然,大风把一张自记纸刮跑了。他们马上扑上去追这张自记纸,因为观测记录纸是不能丢的。就这样,两位同志掉进了深谷,他为了抢救同伴也不幸掉下山崖,以身殉职。
在今年发生特大洪涝灾害时,气象观测员战斗在抗灾第一线,为各级领导部门决策及时提供了气象信息。7月上旬,安徽寿县气象局已成为汪洋中的一叶小舟。为确保预报服务正常进行,他们顾不上家中的财物,迅速将观测仪器搬到观测楼顶平台上。业务楼到观测场有60米远,观测员们就划一条小船去观测,每小时一次。在被洪水围困的日日夜夜,他们的观测记录没有中断,发报没有中断。像这样献身气象事业的例子比比皆是,难以一一列举。12年来,全国气象观测人员达到连续百班无错情的达2万多人次,达到连续250班无错情的全国质量优秀测报员达1295人次。连续250班无错情是指每天8小时精神高度集中,累计250天,几十万个数码个个准确无误。这需要怎样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啊!
  天高难测 气象科技展才能
广大气象预报人员,为使气象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他们在现有的条件下,努力提高气象科研水平,除了一般气象服务,还为重大灾害性、关键性天气预报、气象资源的开发利用作出了贡献。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气象站,根据本地山区暴雨天气频仍的实际,除抓基础业务,使测报错情率多年来一直稳定在0.1%以下外,还研制出“岫岩暴雨专家系统”,使暴雨测报水平连年提高,从1982年以来十几次大暴雨和特大暴雨均提前准确报出,为抗洪抢险提供了重要依据。内蒙古伊克昭盟气象台工程师贺勤,70年代一次预报暴雨级量小了,她看到了人民生命财产受到损失,感到了自己的责任。多年来,她奋力探索鄂尔多斯大雨暴雨影响系统和预报指标,写出了30多篇论文,获10余次科技成果奖。
  生活清苦 人生情趣靠创造
由于种种原因,许多气象站的生活条件是相当艰苦的。吉林长白山天池气象站,每年9月就要把山上所需的一切准备好,因为此后的半年无法下山。在一些气象站,因交通不便和气候恶劣,观测员患了急病往往无法及时送出诊治。他们远离城镇,远离人群,文化生活贫乏,书籍报刊信件很难及时得到,有的地方连电视和收音机也收不到节目。气象工作者的婚恋及其子女上学、就业也是常常遇到的难题。
面对现实,一方面国家正在努力改善气象观测员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加速气象测报现代化的步伐;另一方面,观测员们也在用汗水改变着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状况。
在内蒙古最西端大沙漠中的拐子湖气象站,年均降水量仅49毫米,而最大蒸发量却达4100毫米,空气极干燥。刮大风时,飞沙走石、天昏地暗。盛夏气温高达43℃,隆冬又低于零下30℃。气象观测员们一面观云测天,一面开垦荒地、种菜种树、养鸡养羊、建水塔、修球场。十几年的奋斗,把气象站建成了风景如画的庭院,为长期扎根戈壁滩创造了条件。
西藏那曲气象站在海拔4507米的唐古拉山上。那里空气稀薄、干燥,全年7级以上大风有180天。人在那里高山反应严重,嘴唇干裂发紫,鼻孔流血,走路说话很吃力。观测员们从建站之初,就有计划地改善生活和工作条件,自己动手打土坯盖值班室,炸石头造温室,还挖井种菜,解决了饮水吃菜的问题。像这样的气象站,在祖国大地上,可以说已遍地开花。
(附图片)
上图:严寒时不误观测的浙江天目山气象站的观测员。 陈学和摄
题图:位于山谷中的新疆天池气象站。 郑震逊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