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青少年的贴心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双先”表彰会侧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2-29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青少年的贴心人
——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双先”表彰会侧记
新华社记者 刘思扬 本报记者 徐如俊
日前,来自各地的69个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和292个先进个人,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表彰。
我国现有7至28周岁的青少年约5亿。为了他们的健康成长,老同志们操碎了心。这次受到表彰的原安徽省巢湖地委副书记沈子芳便是如此。1984年他从领导岗位上退下后,看到大批高中毕业生在家待业,忧心如焚。他决心不要国家一分钱,办一所民办高中补习学校。为了建校舍,年逾古稀的沈子芳四处筹款,购买材料,征用土地。经过两年的努力,一座800平方米的教学楼终于建成。沈老全家为此拿出了2.5万元的积蓄。几年来,这所学校招收了4000多名学生,为大中专学校输送710名学生,还为厂矿、农村、部队输送了大批人才。
江西省吉安地区泰和县老红军、当年西路军妇女先锋团团长王泉媛,是这次表彰会上的“热门人物”。她没有生育过,却省吃俭用,先后收养了6名弃婴和孤儿,一把屎一把尿地把他们抚育成人。近几年,她还为全县的“红领巾”们做传统报告34场。孩子们从她身上深深感受到党和社会主义的温暖。
原河南省平顶山市委常委、人武部长钟飞,身患腰椎肥大、骨质增生等多种慢性疾病。他本来可以在家休息,可是,对党对人民的赤热情感,又使他义务担任了平顶山市柏楼劳教所名誉会长。十年来,他忍着病痛的折磨,先后为劳教青少年做法制和道德理想报告60多场,召开座谈会260多次,和失足青少年谈心1400多次。经他帮教过的712名劳教人员,已有548人提前释放,其中165人回单位后立功受奖,120人担任了领导和工作骨干,71人入团,15人入党。在这些成果的背后,凝聚了钟飞多少心血啊!
类似这样生动的事例,比比皆是。他们之中,有老干部、老教师、老工人、老农民、老科技工作者,有离休的将军和复员军人。群众赞扬他们是“不走的工作队”、“青少年的贴心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