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治沙造林促进农牧业稳步增长 阜新由贫困区变成辽西北粮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0-27
第2版(经济)
专栏:

  治沙造林促进农牧业稳步增长
阜新由贫困区变成辽西北粮仓
本报讯 地处科尔沁大沙地南缘的辽宁省阜新市,经过近40年治沙造林,从沙荒中夺回22万亩耕地,使45万亩轮耕地变成固耕高产田,500万亩林间草地也成了天然牧场。这个昔日的重点贫困地区如今成为全省重要粮仓和畜牧业基地。
40年前,科尔沁沙地步步南移,使阜新市流动和半流动沙丘达35万亩,严重危害着大片农田牧场,甚至埋没房屋,填平水井,一些村庄被迫搬迁。在沙区及沙区附近,每年春播往往要毁种二三次,粮食亩产只有50来公斤,阜新被列为辽宁省有名的重点贫困区。
从50年代起,阜新人民拉开了治沙造林序幕,相继建立了13个国营林场。近几年,他们特别重视科学治沙,选择耐干旱、耐瘠薄、生长迅速的樟子松大面积种植,采取灌木为主,沙障为辅,“前挡后拉、顺风推进、分期治理”的综合治沙方法,在沿内蒙古边界的10个沙化严重的乡镇营造起长270公里、宽50—150米的防护林骨干林带。他们以每年造林20万亩、种草35万亩的速度,使森林覆盖率增加到30.4%,初步建成了“带、片、网”和“乔、灌、草”结合的防护林体系。
大面积防风固沙林的出现,控制了风沙危害,促进了农业生产。紧连科尔沁沙地的满堂红乡,过去有10万亩耕地年年风剥沙压,单产不足50公斤。现在森林覆盖率达到48.1%,基本消除了风剥沙压农作物的现象,全乡粮食总产突破2000万公斤,是1965年的8倍。目前,阜新市的粮食产量从过去的二三亿公斤增加到10亿公斤以上,被国务院授予“粮食生产先进市”称号。
固沙造林还恢复和发展了草场,在全市270万亩草场中已改造75万亩,500万亩林间草地变成了天然牧场,牛羊饲养量提高到10.4万头和62万头,分别比造林前增加13%和76%,成为全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   (吴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