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人小鬼大》真切感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0-28
第8版(副刊)
专栏:

  《人小鬼大》真切感人
曾克
我以前没有见过李琦,但他的《毛主席走遍全国》这张画的印刷品,60年代初,却长期挂在我家客厅兼书房的最显著的地位。20多年后,从《中外电影》杂志上,看到了李琦的名字,而且他写的电视剧《人小鬼大》片名也吸引了我,就一口气读完了它。
该剧题材是:“七·七”事变后,延安的一个八路军剧团南下到国统区西安一带宣传抗日,在遭到顽固派的排挤、刁难后,大同志撤回了延安,留下廿多个小同志,脱下了八路军装,打扮成流浪儿,扛起一杆“难童抗战剧团”的旗子,继续坚持抗日宣传。
当国民党胡宗南部探知“流浪儿”根底后,便软硬兼施地要收编红小鬼,最后决定扣押。关键时刻,在原东北军的一些人援助下,逃出虎口。在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欢迎红小鬼凯旋归来的联欢会上,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兼中共中央驻陕代表林伯渠同志对红小鬼说:“陕北老乡形容一个娃娃能干,有句叫做‘人小鬼大,腰里别了个斧把’。我说你们是‘人小志气大,为了干革命,啥也不害怕’。”
剧本表现了红小鬼们机智勇敢地和顽固派斗争的精神风貌,揭示了红小鬼们解放全中国、全人类的崇高理想。这些内涵不是在说教,而是渗透在一个个真实可信的情节和细节里。
我这两年与李琦同志相识了,才知道他是亲身经历了剧中所写的事迹。他就是红小鬼中的一员。剧本写得真切感人,这是一个主要原因。
作者遵照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原则,以真实生活为基础素材,精选事件,安排情节,创造了有共性又个性突出的人物形象:女团长范姐和团员,个个栩栩如生。故事曲折动人,特别是在与敌人斗争上,紧紧抓住儿童的特点。我认为这是一个在思想和艺术上都成功的革命历史题材的儿童剧本。
近日有幸观看了由陕西电视台摄制的四集电视剧《人小鬼大》(导演凌玲,艺术顾问著名老戏剧家吴雪),该剧的艺术效果,比剧本更形象鲜明了。“红小鬼”们上街宣传,为首的除打着“难童剧团”的旗子外,还打着一面“红旗”,雄赳赳气昂昂地唱着抗战歌曲,激人奋起。反共、反人民的敌人,视“红”为洪水猛兽,抓起打旗者问罪:“何以打红旗?”小旗手从容以对,立即展开卷着一角的旗子并严词质问:“这旗(青天白日满地红)也不让打吗?”说着并做出要撕毁的样子,吓坏了敌人鹰犬,围观群众大长志气。这一情节多么精彩!像这样的艺术镜头还有不少。  
几年前,邓小平同志就曾勉励文艺工作者:“力求把最好的精神食粮贡献给人民。”
日前,又学习了江泽民同志关于加强近现代史和国情教育的重要指示,对于少年儿童来说,这是更迫切的课题。
《人小鬼大》是献给人民的有益的精神食粮,是对我国三亿少年儿童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形象教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