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西欧安全结构在变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2-29
第6版(国际)
专栏:年终专稿

  西欧安全结构在变动
魏崴 姚立
1991年西欧最引人注目的事态发展是其安全结构开始变化:北约实施战略大调整,欧共体在建设共同防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围绕着建立欧洲新的安全体系,美欧之间从年初争到岁尾,呈现出一种既争夺又妥协的微妙关系。
去年7月,北约首脑伦敦会议决定对联盟的战略进行重大调整。今年以来,海湾战争和华约解体增加了北约蜕变的紧迫感。4月,北约“应急战略”出台。北约5月末的国防部长会议和6月初的外长会议,相继通过了军事、政治战略调整的计划。11月上旬,北约首脑罗马会议通过《北约战略新概念》以及《罗马和平与合作宣言》,标志着北约历史翻开了“新篇章”。
欧共体今年加快了欧洲防务建设的步伐。3月7日,欧共体委员会主席德洛尔公开主张,将西欧联盟逐步纳入欧共体,并由西欧联盟建立一支多国快速干预部队。3月22日,法德两国外长表示,政治联盟应包括实施共同防务政策,两国将率先作出共同努力。数天之后,欧共体外长会议破天荒地专门讨论了防务问题。4月8日,欧共体特别首脑会议就共同外交、安全和防务交换意见。10月中旬,法德两国首脑联合倡议,以法德混合军团为核心组建欧洲部队。12月11日,欧共体首脑会议通过了政治联盟条约,12国同意将制定共同防务政策,把西欧联盟建设成“欧共体的防务组织”。
可以认为,从今年起,北约开始从军事政治集团向政治军事集团转变,并且建立同昔日敌手的“对话与合作”关系;欧共体则通过建立政治联盟和经济—货币联盟不断“深化”和发展。两者的变化方向不同,目标却都是要争得主宰欧洲事务的地位,即在未来的欧洲安全结构中,北约要继续以自己为核心,而欧共体也想以我为主。这是今年美欧之间和欧洲各大国之间争吵的根本原因。
从态势上看,北约着意在“保”,欧共体一些国家一心在“争”。一年来,经过“保”与“争”的较量,北约已承认欧共体有权过问欧洲防务,是欧洲新安全结构中的一个“关键性机构”,但它同时又强调后者不可另搞一套,不能脱离北约安全防务政策的轨道。而欧共体则肯定北约在欧洲防务中居领导地位,同意西欧联盟是欧共体和北约之间的“联系机构”,但强调北约仅是未来欧洲防务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而并非是“神圣同盟”(法国总统密特朗语)。可见,谁是未来欧洲安全核心之争才刚刚开始。
这种明争暗斗反映出美欧关系、欧共体内几个主要国家间的关系,处于变化和调整之中。
在以往东西方对峙的格局下,西欧为对付东方的强邻,屈从于美国。如今不同了,随着来自东方的军事威胁消失,西欧在安全上对美国的依赖大大降低。加之安全的内涵如今已扩大到经济、社会领域,经济实力已和美国大体相当的欧共体,必然要逐步争得同自己实力相称的政治军事地位,进而夺取欧洲事务的主导权。然而,欧共体在短期内难以取得优势,美国至今仍通过北约掌握着欧洲安全与防务的主导权。11月北约首脑罗马会议上,美国虽然对欧洲的要求做了一些让步,但仍摆出盟主架势,逼欧洲人就范。从今年美欧关系的发展变化看来,欧洲摆脱美国控制的势头在上升,美欧矛盾可能会激化。
今年法国、英国和德国在将来制定共同防务政策上达成了某种共识,而在北约和欧共体关系上,它们还在或明或暗地争夺领导权。法国是“欧洲主义”的代表,在排斥美国影响上最为积极。法国今年有关欧洲防务的种种倡议,均是试图通过欧共体早日建设起防务机制,来确立法国在欧洲事务中的主导地位。英国是典型的大西洋派,反对建立任何独立于北约的欧洲防务实体。它凭借北约组建快速反应部队和增强欧洲色彩,提高它在欧共体中的地位。德国在欧洲具有越来越重的分量,谋求政治大国的雄心时有流露,但鉴于历史的原因,它对大西洋两岸的美国、法国、英国诸伙伴都不好得罪,而是在它们之间纵横捭阖。它既和法国一同倡导欧洲防务,又一再对北约表示忠诚。一些西方人士认为,“无论新欧洲是什么样子,德国都注定是主宰它的国家。”
总之,从欧洲安全结构大变动中,人们可以看到美欧力量在消长变化,欧共体内部矛盾错综复杂。另外,东欧空前动荡和苏联的解体,又给探索欧洲安全新结构提出了更大的难题,使前述矛盾更加复杂和尖锐。围绕欧洲安全结构的建设,美欧之间和欧洲国家之间的矛盾会进一步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