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把握市场机遇——记苏州通信电缆总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2-30
第2版(经济)
专栏:

  把握市场机遇
——记苏州通信电缆总厂
本报记者 孙健
从生产简单的裸电线到高对数、多型号的电缆,产品换了一代又一代,厂名几经更改,机遇伴随着成功,苏州通信电缆总厂终于在1991年成了响当当的江苏省明星企业和省级文明单位。目前,这个厂拥有固定资产1150万元,自有资金1200余万元;今年1至9月,实现工业产值4688万元,税利573万元。工厂一派生机,充满活力。
1985年,这个厂生产的护套电线走俏市场,日子挺红火。然而,市场信息显示:护套电线很快趋于饱和,而由于我国邮电事业刚刚兴起,通信电缆将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善于抓住机遇的苏州通信电缆总厂毫不迟疑,作出了果敢的决策,在生产原产品的同时,开发生产通信电缆。1986年初,厂长顾云奎带领全厂干部、职工日夜苦干,筹建新车间。1800平方米的厂房,150吨的机器设备,从零乱开始到各得其所,仅用了4个多月。5月出样,6月投产,到这年年底仅7个月工厂获利209万元。
一个又一个成功坚定了这个厂决策者们的信心。1989年,在银根抽紧的情况下,该厂硬挤出120万元,用于开发高性能的HYA通信电缆。当时,这种产品除了一家大厂从外国引进的生产线可生产外,国内还没有第二个厂家能生产,技术要求相当高。全厂技术人员和工人经过一系列攻关,终于研制成功,投产当年生产2万对公里,完成产值500万元,创净收入100万元。
越过道道难关,工厂的技术水平得到了大大的提高,能生产从20对到2400对几十种不同规格的通信电缆。1990年,在HYA产品的基础上,这个厂又延伸出HYAC电缆、3C—Zr射频电缆并有部分产品出口香港。
苏州通信电缆总厂把售后服务作为自己的第二竞争。去年,上海泰山工程,电话主机是从国外进口的,但由于外汇紧张,原准备随机进口的配套产品全铜轴射频电缆只好改由国内产品替代。上海方面在遭受一些厂家拒绝之后,请求苏州通信电缆总厂给予支持。这个厂在3天内抢出了样品,经机电部上海23所测试,衰减、阻抗两项指标均超过日本同类产品。一个星期后,100对公里的电缆运到上海,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完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