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出山不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1-06
第8版(副刊)
专栏:

  出山不浊
老烈
1940年,关山月拜别恩师高剑父离开澳门走向抗日前方的时候,一再向老师请教人生之路应当怎样走。高剑父沉思良久,以杜甫《佳人》中的两句诗为赠:“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显然,在山出山之意都在一个“清”字。
前几年关山月有诗述怀道:“少小涂鸦学步时,彷徨歧路遇恩师,犹忆泉水出山浊,砥砺终生幸自持”。诚哉斯言。当此祝贺关山月八十华诞,纪念他从艺60年之际,让我们看看他的历史行程。
中国人评价文人学者,常常是道德文章并重。其间固有表与里、形与质之分,但文如其人,实为不可分的一体。抗战初期,关山月身在澳门,心怀祖国,画了大量抗日题材的作品,第一个在澳门举办《抗日画展》。后又携归内地,在韶关、桂林、昆明、成都、重庆等地相继展出。以笔作枪,痛击日寇,鼓舞人心,同仇敌忾。抗战胜利,国民党“劫收”,民不聊生,关山月义愤填膺,和广大爱国师生一起,参加“反内战、反迫害、反饥饿”的革命斗争。迎接解放,他和“人间画会”的同志共同绘制40米长的毛主席巨幅画像,上书“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八个大字,立地擎天,气壮山河。建国以来,关山月心情宽畅,创作旺盛,笔歌墨舞,颂扬祖国,写了许多不朽的名篇巨制。《朱砂冲哨口》,山高水长,缅怀先烈。《绿色长城》,生机勃勃,人定胜天。《天山牧歌》,风光旖旎,和平景象。《俏不争春》,红霞灿烂,昌盛繁荣。而《江南塞北天边雁》,登高壮观天地间,五千仞山,三万里河,神州大地,尽收眼底。尤其是与傅抱石合作的《江山如此多娇》,大象磅礴,气势恢宏,凡国人外宾,留连首都北京,便会联系到人民大会堂,更难忘那幅显现祖国锦绣河山、洋溢民族壮美精神的大画。关山月清廉自守、甘心布衣的精神品格,更为人们佩服钦敬。去年应邀旅美写生,展品出售后其个人应得部分30余万元,他分文不取,全部捐赠给中国美协,以作“关山月中国画创作基金”之用。试问,当今之世见钱眼不开、一心为后人的究有几人?记得“四人帮”肆虐年代,江青妄想笼络一批文化名人,为她吹喇叭抬轿子。关山月从“牛栏”里放出来刚回学校不久,便被任命为省文化局副局长,他受“宠”不惊,淡定自若,不报到,不上班,不开会,不问事,拖了一年,不了了之。那个年月无言无为,便是最坚决的抵抗。比起那班“表忠劝进”、顺着杆儿往上爬的利禄小人,岂可以道里计哉!
呵!布衣关山月,出山泉水清。
岭南惠州有一处名胜,名曰白水山九龙潭,当年苏东坡三次来游,说这里“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雪溅雷怒,可喜可畏”。削壁之上,摩崖石刻,四个擘窠大字:“出山不浊”。天造地设,给关山月立了一座丰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