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从河口到麻栗坡——中越边贸见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1-09
第2版(经济)
专栏:

  从河口到麻栗坡
 ——中越边贸见闻
本报记者 卢小飞
小火车嘶鸣着穿过沉寂的南溪河谷,驶入滇南重镇河口,一股南国的热气扑面而来。在火车站正面,是当地人称为“越南街”的若干条“长龙”似的越南商贩的摊档。海货山珍、竹木器皿、斗笠拖鞋、卷烟……一幅奇特的边民互市小景。
一位经营拖鞋的谢姓越南老汉称,从去年开始,生意一天天好做起来了。据县里的同志介绍,1989年初,河口街头陆续出现“赶街”的越南人,过了春节便已自发地形成边民互市市场,如今每天过江参与互市的越南边民大约1000多人。
小摊档的背后,是亚通、南洋、光明等商行、商号的大字招牌。今年以来,已有33家商行、商号在此地安营扎寨。河口北部的昆明、大理、开远、曲靖等地,甚至外省的一些企业集团也将触角伸向这里。个旧市鸡街水泥厂供销科的何开先告诉记者,他们厂生产的水泥在这里找到了市场。
跨江铁路桥的西侧是渡口,两条铁皮机动船停泊在那里,几十个搬运工依次卸下越南的香蕉,又装上云南的啤酒,只需3分钟便“突突突”地开到对岸。
据边防检查站的同志介绍,每天申请入境的越南边民大约900多人。边民中的多数人晚上还返回越南,要留下的需重新登记。
我们连去了几家招待所,几乎都是客满。
出河口南溪镇东南向,越过马关的峻岭丛林,便进入麻栗坡县。这里与越南河江省5县毗邻。县委书记王家明说,由于特殊的环境,前些年无暇顾及经济建设,去年全县人均收入只有200多元。如今,全县要加快建设,唯有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促繁荣。
麻栗坡边境一线的12个边民互市点已开始频繁交易,老山脚下的船头镇作为省级开放口岸已列入开发计划。我们去时,恰遇越南河江省同文县的县长率一个代表团来访,而在此之前,麻栗坡县已同河江省确立了双边贸易关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