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增强法制意识 促进依法治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1-10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专论

  增强法制意识 促进依法治国
蔡诚
在全体公民中普及法律常识的第二个五年规划,已经开始实施,这对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促进依法治国,必将产生重大影响。
实行依法治国,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国家之后管理国家方式的重大转变,是维护社会稳定,抵制和平演变,巩固人民政权,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从一定意义上说,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具有完备的法制。我们讲的依法治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和党的政策主张,通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上升为国家意志,即国家的宪法和各项法律,再按照国家宪法和各项法律、法规的规定,依靠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对国家和社会的各项事务进行管理,使之制度化、规范化,把各项工作逐步纳入法制轨道,在全社会建立起法律秩序,形成法制环境,以保证经济建设任务的完成,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依法治国是治理国家的一种重要手段,而不是唯一的手段。要治理好国家,还必须依靠政治的、教育的、文化的、外交的、经济的、军事的等等手段。依法治国同其它治理国家的方法不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而是互相联系、互起作用的。在现代社会中,任何一种管理国家的方法都会涉及到法律问题。只有把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教育的、军事的和法律的手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统一的、和谐的管理机制,才能实现社会的稳定,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因此,我们既反对轻视法律、践踏法制的法律虚无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倾向,又反对法律至上和超阶级的法律观。事实上,法律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不可能脱离政治,不能不为其阶级的政治需要服务。我国的法律是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意志的反映,它当然毫无疑义地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服务,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服务。
实现依法治国,必须与当前国家的战略任务、战略目标和各项工作任务紧密结合起来。目前,我们正在聚精会神的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努力实现“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提出的奋斗目标,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因此,实现依法治国,必须紧密结合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加强经济立法,并且以各项经济法律、法规来规范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规范各项经济活动,规范企业经营管理,依法处理各种经济违法行为,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发展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法制环境,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我们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因此,依法治国必须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用法律同一切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的腐朽落后的思想和党内外的腐败现象作坚决的斗争,保障社会主义文化、教育、卫生、宣传等事业的顺利发展。当前,国际风云变幻,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的敌对势力正在对社会主义国家加紧进行和平演变的阴谋活动。我们必须运用法律武器,同国内外敌对势力进行坚决的斗争,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
实现依法治国,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在普法的基础上,增强法制意识,特别是增强领导干部的法制意识。努力做好立法、司法、执法和法律监督等方面的工作,以加快依法治国的进程。实现依法治国,需要一个单位、一个行业、一个地区搞好依法治理,逐步推进,不断深入,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发展态势,最终建成社会主义的法制国家。不言而喻,只有把国家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依法治理搞好了,依法治国的目标才能实现。目前,全国各地的依法治理活动开展得很好,形势十分喜人。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实现依法治国的美好前景令人鼓舞。我们要满腔热忱地支持依法治理这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生事物,要牢牢抓住实施“二五”普法规划的有利时机,在普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依法治理工作,提高依法治理的水平,把依法治理向更大的范围和更深的层次推进。                    (作者为司法部部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