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汗水浇灌友谊井——记中国打井队在非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1-10
第6版(国际)
专栏:

  汗水浇灌友谊井
——记中国打井队在非洲
黄泽全
在非洲,提起中国打井队,人们总是交口称赞。这是因为,自六十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打井队长途跋涉在二十多个非洲国家,钻井四千多眼,为干涸的土地引来清泉。当地居民称誉他们为送来“生命之水”、“幸福之水”的友好使者。
谁都知道,水与人类生活休戚相关,在非洲地区格外显得重要。气候炎热高温,降雨分布不均,沙漠面积扩大,地质结构复杂等因素,形成非洲大多数地区水资源缺乏,不少地方连人畜饮水都很困难。一九六五年十月,中国第一支打井队踏上坦桑尼亚国土。该国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每逢旱季,室外温度时常高达五十多摄氏度,湖泊干涸,河溪断流,人们只好赶着毛驴从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以外取回浑水饮用。严重缺水的状况,深深打动着中国打井队员的心。他们长年累月在高温下工作,风餐露宿,克服了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帮助当地居民打出了一口又一口高质水井。当地老百姓看到中国打井队为他们引来了甘甜的地下水时,高兴异常,载歌载舞,甚至现场宰杀活牛、活羊,举行隆重传统仪式,向中国打井队员表达感激之情。
在马里前后不到五年时间里,中国地质工程公司派出的打井队完成四项承包工程项目,打井一千二百眼。一九八六年伊始,一支由三十三人组成的中国打井队到达马里,实施打井四百五十眼的任务。钻井作业地点属高温干旱地区,施工条件十分艰苦。一家西方国家打井公司曾断言中国打井队是无法完成这些工程的。然而,中国打井队硬是迎着困难上,终于提前三个半月完成任务。马里全国沸腾起来,欢呼中国人的胜利;那家西方国家打井公司在事实面前表示信服;资助工程的世界银行代表在验收工程质量时倍加称赞;在当时召开的西非国家水力工作会议上,中国打井队的速度和质量成了与会者们的热门话题。马里总理视察工程时赞扬说:“你们中国人有着一种特殊的精神,你们的国家正是靠这种精神繁荣富强起来的。”从此,马里政府不再进行国际招标,将一项又一项打井任务交给中国打井队完成。
尼日利亚打井市场环境较好,国际援助和银行贷款的打井项目较多,但强手如林,竞争激烈。一九八八年初,一支由二十二名成员组成的中国打井队抵达索科托州,按合同要求实施钻井任务,与在该地区同时承包打井任务的日本、加拿大两家公司展开竞争。该项目属世界银行资助的“非洲绿色计划”撒哈拉沙漠南缘工程的一部分。开钻一个月后,便遇上当地几十年少见的暴雨,两个月内一连下了四十场,当日本、加拿大打井公司停工休假时,中国打井队为了争时间、抢进度,照常坚持作业,克服了交通运输受阻、生活给养供应不上等诸多困难,十八个月内钻孔一千零十一个,成井七百三十八眼,超额完成标书规定的任务,成为最早结束施工期的一支打井队。消息传开,尼日利亚政府官员和老百姓十分钦佩,见到中国人总是握起拳头称赞道:“中国人真了不起!”
二十多年来,中国打井队以友善的态度、优良的服务和信得过的质量,赢得了非洲国家的信任和好评。喀麦隆、布基纳法索、塞内加尔、毛里塔尼亚、索马里、布隆迪、埃塞俄比亚等国都曾邀请中国打井队承担他们的工程。一批又一批中国打井队员用自己的辛勤汗水浇灌着中非友谊之树,使之更加枝繁叶茂、果实累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