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法国中小企业处境困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1-10
第7版(国际)
专栏:

  法国中小企业处境困难
本报记者 吕网大
法国总理克勒松夫人不久前提出了一项扶植中小企业的计划,拟采取降低税收等措施,从财政上资助中小企业,以鼓励它们应付1993年统一大市场实现后更激烈的竞争,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中小企业在法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全国230万家各类工商企业中,50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有210多万家,其中不足10人的小厂、小店占93%。中小企业的营业额和产值分别占全国的57%和41%。运转灵活,适应能力强,是中小企业的长处。近几年来,法国经济不景气,大型企业普遍裁减工人,而不少中小企业则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就业率,即便是社会上此起彼伏的罢工浪潮,也难以波及到小店、小厂。
但小也有小的难处。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小企业势单力薄,日子越来越难过。一份统计显示,从1980年到1990年10年间,法国新建各类公司、企业、机构近200万家,同一时期倒闭的则有180万家。10年里新建的工厂近20万家,今天尚存的仅8万家,在新开设的70多万家商店中,维持至今的不足1/4。据认为,企业税收过多、资金紧缺、债务沉重,这是许多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
法国中小企业中,公司一类的企业上缴42%的赢利税。另外,企业每雇用一名正式工人,除支付工资外,还须向有关部门缴纳相当其工资半数的其它捐税、保险等费用。这也是法国地下黑工屡禁不止的一个重要原因。沉重的课税使半数的中小企业负债累累,并造成企业间相互拖欠债务的问题。
对克勒松夫人的计划,许多企业主反应并不热烈,他们认为够条件享受优惠的企业不过10%。此外,这项援助资金是通过增加大企业税收得来的,许多大企业雇主抨击这是一项“挖东墙补西墙”的政策。他们认为,法国中小企业的问题由来已久,不光有财政上的,还有结构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此举难以奏效。
                      (本报巴黎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