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这也是一种翻译艺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1-11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编者的话
10月26日在《新民晚报》上发表的《这也是一种翻译艺术》,就科技报道的科学性、通俗性和生动性如何融为一体提出了看法,很值得一读。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是否消化了科技活动错综复杂的内容?在写作过程中,能否把那些奥妙的科技语言“翻译”成普通人理解的通用语言?这是写作科技新闻要尽力做到的。今天转载此文,不仅是因为林放同志谈出了广大读者对科技宣传的愿望,而且提出了改进科技报道的重要意见。我们希望在改进今后的科技宣传报道中能够得到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批评和帮助。
这也是一种翻译艺术
林放
现在是讲求科技兴国的时候,从而科技新闻也日益显示其重要。老百姓有权利要求知道,我们国家每年花了那么多的人力财力来搞科技,究竟结出什么样的果实?一颗卫星上天,它对咱们的国计、民生和国防有多大的关系?通过新闻报道而了如指掌,就能增加知识,同时也激励了我们的自豪感。
但是,在新闻报道中宣传科技知识,却是一个难题。这不像宣传电影明星或体育明星那样容易讨好读者。科技(包括医学)工作,各有其专门的语言,这种语言只通行于他们自己的行业,外行人是听不懂也看不懂的。比如说,前不久在报上看到一则“生理性起搏器问世”的消息。消息说这是什么“频率应答式双腔心脏起搏器”。这消息给专业医生看可能一看就懂,但是,对于我们就很为难了。我们不知道,这种起搏器是埋藏在体内的还是带在体外的?报上说是“一台”起搏器,这“一台”有多大?“频率应答式双腔……”又是什么意思?写科技新闻的必须设想到,你的读者是不大懂得这种神秘的科技语言的。外国有一位名记者说得好:科技新闻写作是一种翻译艺术。要把那神秘的、奥妙的科技语言译为普通人能够接受的通用语言。运用譬喻、形象和生动的叙述,把科学王国的“人参果”摘下来让我们凡夫俗子也能尝一尝,这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写报道的必须掌握科学家、工程师、医生使用的术语,消化科技活动的错综复杂的内容,然后才能深入浅出,用普通话向读者和听众作报道。
这就很像把外国文字译成汉语一样,要求译得“信、达、雅”。“信”就是准确;“达”就是通俗易懂。最难的是最后一个“雅”字。写科技新闻,能够做到不枯燥乏味,已是不错了,还要把它的内容说得有趣生动,岂不是很难的吗?但并不是办不到的。我们已读过不少把科学技术、自然现象和创造发明写得生动有趣的报道了。我们大概都没有忘记,当年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的那篇新闻,竟把这种高精尖的科学技术,写成那么生动,那么简洁,那么有趣。我们至今还记得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球登陆时说的一句话:“对一个人来说,迈出的只是一小步;对整个人类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飞跃。”而当他在月球散步时,“地球正好在他头顶上”。这样的描写,正是我们的科技报道应当学习的。
苏联大文豪高尔基曾经特地为一位科技作家伊林的著作写序言。他称赞伊林的科技作品是“把复杂、奥妙的事物,简单明白地讲出来”。这说的就是翻译的“信”和“达”了;高尔基又赞美伊林的科技写作是“描写现代发生的实在情况的散文诗”。请看,优秀的科技报道可以比得上散文诗,不是“雅”得很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