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地方党委的根本任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1-12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专论

  地方党委的根本任务
樊荣枝
近年来,我们大同市委把加强基层党建作为根本任务,尝到了甜头。1989年春夏之交,大同没有发生动乱,社会安定;同年雁北和大同地区发生强烈地震,大同秩序井然;今年,大同又出现了经济效益回升较快、产值利税同步增长的可喜局面。
“加强基层党建是地方党委的根本任务”。这个认识,我们是在实践中摸索到的。过去我们经常遇到这种情况:中央的一项决策下达后,市委大会小会传达,一级一级贯彻,声势不小,措施也有力,但是一检查,还是没有全部落实到位,有些基层单位甚至执行起来就走形。这是为什么呢?1988年初,我们经过调查,发现全市有20%多的党支部处于后进状态。在个别党支部瘫痪或半瘫痪的地方,意识形态的阵地被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等乌七八糟的东西侵蚀,歪风邪气蔓延。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能发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怎么能落实到位呢?因此,市委感到,加强基层党建是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工作。如果全市4000多个党支部、9000多个党小组真正发挥作用,7万多名共产党员就会影响和带动好50万产业工人、100多万群众。
大同是个超重型结构的工业城市,调出的能源产品与调进的物资之间的价格差距,是大同经济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同时也是大同人民奉献精神的表现。1988年下半年制定加强基层党建的工作方针后,市委要求基层党组织对党员和群众培育“团结、进取、求实、奉献”的大同精神。由于几年来坚持不懈,大同人民团结一致,取得了社会安定、经济稳步发展的成绩。要是不坚持抓基层党建,取得这样的成绩是难以想象的。
在加强基层党建中,我们重点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在组织建设上,认真整顿后进党支部,积极在第一线的人员中发展党员。现在,全市农村和工矿企业后进支部所占的比例分别缩小了10%和5%。“七五”期间,全市在第一线发展党员7300多名,其中一线产业工人就达5300多名,比“六五”期间增长107%,增强了党组织的先进性和战斗力。
二、在党内生活方面,我们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特别注意结合党在新时期的政治任务来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用党的章程和纪律来规范党员行动,保证党的基层组织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
三、在党组织的日常活动方面,我们大力推广并逐步完善了“创先争优”活动。即用创建先进党支部、党小组,争当优秀党员、优秀党员领导干部和优秀党务工作者的教育和竞赛形式,来保证每个支部、小组和党员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这样,既使党组织自身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任务落到了实处,又保证了党的中心任务在基层的实现。
加强党的基层建设和基础工作,不能光要求基层怎样做,同时还必须要求党委抓好自身建设。“打铁还得自身硬”。党委一班人的素质不高,就不可能把对上级负责和对基层负责一致起来,说话就可能不灵。为此,我们在各级党委成员中开展了明下情、保民安、富一方、洁自身的活动。要求党委成员对基层党组织多作调查研究,解剖麻雀,研究规律,寻找主要矛盾,不要盲目地“好为人师”。
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深深感到抓基层党建的工作过程,实际上是地方党委恢复和发扬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的过程,是贯彻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加强党对经济工作和各项事业领导的过程,是实践党的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密切联系群众的过程,也是党的领导干部加强党性锻炼、提高思想修养、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因此,也是地方党委的一项根本任务。
            (作者是中共山西省大同市委书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