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我国预算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 国家财政将实行复式预算 全部收支分为经常性预算和建设性预算两部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1-13
第1版(要闻)
专栏:

  我国预算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
国家财政将实行复式预算
全部收支分为经常性预算和建设性预算两部分
新华社北京11月12日电 财政部新闻发言人汪兴益今天就国务院发布《国家预算管理条例》的有关问题,向本社记者发表谈话说,“条例”规定国家预算由单式预算改为复式预算,是我国预算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
汪兴益说,建国以来,我国一直实行单式预算制,这种编制方法比较简单,可以一目了然地反映国家预算收支全貌,但不利于分清各项收支的性质,不宜反映出国家财政出现赤字的原因。新的复式预算的基本内容是:在预算年度内,将全部的财政收入与支出按不同的经济性质,分为经常性预算和建设性预算两部分。这样做的好处主要有三条:一是预算编制顺序是先经常性预算,后建设性预算。经常性预算坚持收支平衡,并有一定结余转入建设性预算;建设性预算要坚持量力而行,如有差额,可以通过发行一定数额的债券和借款来弥补。这种编制方法有利于体现“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也有利于根据筹资的能力控制投资规模,做到量财办事;二是把经常性预算与建设性预算分开,可以清楚地反映出各自的预算收支状况,增加预算的透明度;三是复式预算按收入、支出的项目性质划分,便于考察各项资金的来源和使用效益,有利于加强对预算的管理和监督。
汪兴益还说,编制预算打赤字,意味着搞没有物质保证的超分配,它对于经济和社会的稳定都是不利的。因此,《条例》的总则明确规定“国家预算应当坚持收支平衡”,这是对今后预算管理工作的一项基本要求。但是,目前的国家财政特别是中央财政还有不小的困难,在今后若干年内,财政收入受企业经济效益差的制约,不可能增长很快,同时国家要建设,人民生活要改善,再加上需要偿还国内外债务,财政上收不抵支的状况一时还难以改变,所以,明年乃至今后几年的中央财政建设性预算收支仍然会有一定的差额,这些差额将通过向国内外发行建设债券和借款来弥补,不再向银行透支。但地方财政要保持收支平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