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改革外贸体制 促进外贸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1-13
第5版(理论)
专栏:深化改革 扩大开放

  改革外贸体制 促进外贸发展
李岚清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从50年代以苏联东欧为主要贸易市场发展到现在与全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贸易关系,据经贸部业务统计,贸易额已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发展到1990年的851亿美元,平均每年递增12.5%。我国外贸之所以能如此迅速发展,除了这期间我国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有了很大发展外,对外贸易体制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很有必要根据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精神,回顾外贸体制改革的历程,研究和明确进一步改革的方向。
外贸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革的历程
我国建国以后实行的外贸体制是在50年代以政府间协定贸易为主的时期产生的,是在产品经济和过分集中的计划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那时外贸的主要经营方式是统一经营,财务由国家统收统支、统负盈亏,两者在当时是相适应的。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方针的贯彻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这种外贸体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对外贸易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外贸体制也围绕着下放部分经营权、扩大贸易渠道、促进贸工结合、以及改善宏观管理等,进行了若干初步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外贸体制与整个国民经济体制的改革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在当时的改革中有些外贸体制改革措施与价格、财政、金融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体制的改革不配套,因而有些改革措施无法有效地实施,有些改革措施实施后又带来一些新的问题。从总体上看,外贸体制中一些主要问题尚未解决,改革未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其中,最根本的问题还是个吃“大锅饭”的问题,其它问题大多是由此派生出来的。 
外贸吃“大锅饭”的体制多年来一直难以改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我国的价格体系不合理和某些政策不配套。我们不可能等到价格体系完全合理再来改革外贸体制,而只能在价格体系还不够合理的背景下开始改革。在这种情况下,经过调查研究,国务院决定从1988年起全面推行对外贸易承包经营责任制,进一步加快和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其主要内容是:(1)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政府以及全国性外贸(工贸)总公司向国家承包出口收汇、上缴中央外汇和相应的补贴额度。承包基数从1988—1990年3年不变。在承包基数内的出口暂按原来补贴的办法执行,并给予一定比例的外汇留成,但补贴的数额实行冻结,不再增加;超基数出口则取消补贴,通过把超基数出口获得外汇的大部分(个别行业全部)留给经营单位的办法,实行企业自负盈亏。(2)在轻工、工艺、服装3个进出口行业进行试点,通过把出口获得的外汇大部分留给经营单位的办法,实行自负盈亏。(3)在外贸系统实行全面承包经营责任制,并将大部分外贸专业总公司和部分工贸总公司所属地方分支公司下放地方领导,由地方政府组织它们实行承包,把责权利统一起来;中央直属的外贸企业仍直接对主管部门承包。
3年来的实践表明,这一改革在当时情况下,是一种可供选择的较好方式。把外贸经营权大部分下放给各地的外贸企业,并对外贸补贴实行冻结和包干,为解决责权利不统一的状况迈出了一大步,从而大大调动了各方面特别是地方领导同志支持和关心外贸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外贸的发展。这一改革在当时的困难条件下,特别是在连续两年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情况下,对促进外贸特别是出口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的成绩。这主要表现在:(1)这一时期出口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出口额从1987年的346亿美元发展到1990年的520亿美元,3年间累计增长50%。(2)进出口商品结构有了显著改善。出口商品中初级产品比重明显下降,制成品比重明显增加;进口商品中80%以上是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需要的物资。(3)外贸的进出口平衡和国家外汇储备状况明显改善。(4)在国内物价明显上涨,汇率又没有及时作相应调整的情况下,中央财政对外贸的补贴没有增加,外贸经济效益有所提高。
但是,在这一轮外贸体制改革的过程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的限制,除轻工、工艺、服装3个行业外,还没有建立完全的自负盈亏机制,外贸企业吃“大锅饭”的观念虽然得到抑制,但并没有消除;各地各类外贸企业基本上仍然保留了不同的出口补贴和外汇留成比例等不平等条件,致使长期存在的某些出口商品的抬价抢购货源、低价对外竞销等问题未能有效解决,再加上1988年春下放了外贸企业审批权,一度新设立的外贸公司过多、过滥,也助长了外贸经营秩序的混乱。
新一轮外贸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和运行情况
在总结3年承包期间外贸体制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国务院决定1991年起从建立外贸企业自负盈亏机制入手,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对外贸易体制。新一轮外贸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1)取消对外贸企业的出口补贴,合理调整汇率,适当增加外贸企业的外汇留成比例,使外贸企业实行自负盈亏;(2)改变地区差别外汇留成办法,实行按大类商品全国统一的外汇留成比例,创造同类外贸企业平等竞争的条件;(3)继续认真完成清理整顿公司的任务;(4)发挥外贸和工贸专业进出口公司的主渠道和骨干作用;(5)加强行业协调管理;(6)进一步完善外贸企业的承包经营责任制;(7)进一步搞活外汇调剂市场,规定行政部门不得干预留成外汇跨省市区的横向调剂流通;(8)按照保证必要外汇储备的条件下进出口大体平衡的原则,保持适度的进口,并注意引导把宝贵的外汇用于发展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最必需的物资和技术进口上。
今年是外贸出口取消补贴、实行自负盈亏的第一年,原来担心由多年的吃“大锅饭”转为自负盈亏,外贸出口可能会出现下滑,而目前的情况是不但没有下滑,反而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所以能取得这样好的结果,固然同我国经济全面健康发展有重要关系,但这几年对外贸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也是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在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后,大大调动各方面发展外贸的积极性,为外贸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今年又开始实行外贸企业自负盈亏的改革,改变外贸吃“大锅饭”的状况,使责权利更好地结合起来,为外贸出口提供了长期稳定和健康发展的条件,使外贸企业既有压力,又有发展的动力和能力,有利于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竞争能力,改善经营秩序,同时也使我国的外贸体制更符合国际贸易规范,便于更广泛地参与国际经济贸易活动。这一改革得到了各方面的普遍拥护和支持,方向是正确的,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出口有较大幅度增长,进口有所回升。根据经贸部业务统计,今年1—9月份,全国外贸出口额达到439.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6%;全国外贸出口当年成交合同金额达到43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6%;全国进口达到238.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5%。
二是进出口商品结构继续优化。今年上半年,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值在出口总值中所占比重,比去年同期又增长1.8%。其中机电产品出口额比去年同期增长30.8%。进口商品中生产资料比重比去年同期有所提高,生活资料比重有所下降。
三是对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贸易发展平稳。由于我国在扩大出口的同时,采取措施,注意适度增加进口,对主要国际市场的进出口贸易都有增长。例如,今年上半年对美国出口增长7.6%,进口增长26.1%;对东盟国家出口增长33.3%,进口增长35%;对港澳地区出口增长27.2%,进口增长23.7%。对其它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四是外贸企业经济效益有了提高。在外贸进出口有较大增长的情况下,到9月末,占用银行流动资金贷款较年初下降2.47%;流动资金周转次数较去年同期加快幅度为5.93%;出口费用水平较去年同期下降12.45%。同时由于取消了对外贸企业的出口补贴,使国家财政减轻了一个大的负担。
贯彻《纲要》精神,进一步改革外贸体制
今年我国的外贸体制改革虽然迈出了重大的一步,但要使新的体制能够顺利运行并取得更好的效果,还有大量的工作有待我们去做。同时,我们还要不断努力,认真贯彻落实《纲要》中提出的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在“八五”期间和今后十年中进一步深化外贸体制改革,使对外贸易逐步走上统一政策、平等竞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更好发挥联合优势的轨道。
(一)要继续实行和改进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外贸体制改革的配套措施。要进一步完善出口退税制度,切实做到按出口实绩退税,退及时,退足,并使出口退税规范化、制度化,避免随意性;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严厉打击少数企业骗取退税的不法行为。
(二)要认真研究制定外贸企业的发展战略,明确发展方向,进一步转变观念,改善服务。要推动外贸公司与生产企业发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兴办出口商品生产基地,向实业化发展;有条件的大型外贸企业要逐步形成有较强开发国际市场能力、有雄厚技术和出口商品生产基础的贸工结合的企业集团。同时,也要积极推动各种形式的工贸、农贸、技贸结合,尽快再授予一批有条件的重要的大中型生产企业和实体性的企业集团外贸自营权,支持和帮助它们直接进入国际市场。
(三)在进一步落实外贸企业经营自主权和搞活经营的有关政策规定的同时,继续强化企业内部机制的改革。外贸企业要制订切实可行的企业发展和经营战略,建立准确敏捷的经营决策机制;建立市场开拓和商品开发机制,增强企业经营发展活力;建立完备的市场和商品信息收集和反馈系统,为各级经营决策提供准确服务;建立明确的岗位责任制,严明奖惩纪律,形成一套完备的管理规范;建立科学的、严密的经济和财务核算制度和监督、检查、考核机制;建立一套完善的工作保证体系,以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
(四)进一步改善经贸行政部门的宏观管理。外贸进出口许可证、配额等管理制度要本着科学、公正、规范、严密、可行的原则继续进行必要的改革,进一步增加我国对外贸易政策和法规的透明度和统一性。对与企业有较大利害关系的配额、许可证的分配和发放,要在国家宏观管理下逐步引进竞争机制。要加强外贸法制建设,抓紧制订和实施《外贸法》。要继续转变行政机关职能,逐步减少微观管理事务,搞好对外贸的宏观管理。要努力改进机关作风,增强服务意识。要加强廉政建设,认真纠正行业不正之风。
(五)进一步改革进口管理和经营体制。要逐步解决尚存的几种进口商品的国家财政补贴问题,改变购销价格倒挂的局面。同时要进一步运用关税、汇率等经济手段的调控代替行政性进口管理。
(六)配合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外汇调剂机制,健全外汇调剂市场。
(七)改革统计制度和办法,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统计工作,以更加准确、及时地反映外贸业务的活动情况和变化趋势,更好地为外贸发展和决策服务。
总之,我们要继续努力改革和完善我国的外贸体制,再经过若干年的艰苦工作,建立起一套既能适应国际规范又能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的完整的外贸体制,使我国的对外贸易能够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地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