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亚太地区经济发展与中日经济合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1-14
第2版(经济)
专栏:

  亚太地区经济发展与中日经济合作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季崇威
亚太地区的经济形势和日本、中国在亚太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在80年代初期,世界上不少有识之士就曾经预言,亚洲太平洋时代即将到来,21世纪将是“太平洋的时代”。在过去十多年里,亚太地区出现了长期稳定的发展,特别是西太平洋地区,即东亚地区的经济有了蓬勃的发展。东亚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的其它地区,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最有活力的地区。
从数字上看,中国经济在亚太地区经济中所占比重还不大,但是,同10年前相比,那时中国的大市场还是半封闭的,日本和亚洲NIES发展经济只能向欧美方面倾斜。而今天,中日双边贸易已经从十几亿美元增加到200亿美元,中美之间的双边贸易增长了几倍,南朝鲜和台湾对大陆的贸易额从零激增至各40亿美元左右。在投资方面,香港、台湾、日本、南朝鲜、新加坡等对中国大陆投入的直接投资总额已经达到100多亿美元。中日之间,中国大陆和亚洲NIES之间的经济合作已经全面展开。
1997年以后,香港和澳门将相继回归中国大陆。在“一国两制”的条件下,港澳经济将继续保持繁荣和发展。我认为,港澳回归,“一国两制”,不仅有利于中国大陆和港澳地区的发展,更重要的国际意义在于,它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稳定整个亚洲地区,对于繁荣和发展整个亚太地区的经济,抱有最大的诚意和国际合作精神。这也是我国决心建立和维护亚太地区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一大奉献和实际步骤。
90年代亚太经济合作的发展前景
世界经济进入90年代以后,区域化趋势将日益明显。80年代,特别是后半期,各国有识之士提出了许多建立“经济圈”或者建立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主张。1990年12月,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提出了东亚经济区构想(EAEG)。
我的看法是,第一,加强区域性的经济合作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也是今后亚太地区经济共同发展的需要。第二,建立某种方式的区域性经济合作,加强相互间的协调和联系,建立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合作关系,是大家的共同愿望,具有现实的基础。第三,对于马哈蒂尔关于建立东亚经济区的构想,从促进和发展区域性经济合作的角度看,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同时我也认为,建立某种区域性合作组织不应当是封闭的和排它式的。当我们大家正在深入探讨马哈蒂尔设想的可行性的过程中,东盟国家经济部长10月上旬举行会议,一致同意在15年内建成东盟自由贸易区,旨在建成一个开放型的东盟市场。我认为,一个开放型的自由贸易区是值得受到亚太地区各方欢迎的。它将为90年代扩大和发展亚太地区经济合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至于合作的内容,我想提出一些个人的设想和建议。
首先,应当加强区域内相互之间的贸易往来。80年代后半期,日本从海外的进口中,制成品的比例已超过50%,但同美欧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较大。希望日本进一步开放市场,扩大进口,成为亚太地区主要的市场吸纳体。中国的市场尚处于开放和发展阶段,今后,我们并不追求过多的外汇储备,也不会采取过度的保护主义政策,开放进口的潜力非常巨大。希望亚太国家重视培育中国市场的购买力,扩大中国商品的进口。我相信,到本世纪末,亚太地区的贸易出现成倍的增长,完全是可能的。
其次是资本和技术合作。日本有能力大幅度增加对这一地区的直接投资,增加政府经济援助,加快技术转移。日本可以和中国合作进行资源和技术开发,加强技术转移和技术的商品化。
亚太地区应当充分利用自己的能源和资源优势,共同进行大规模的能源开发合作,共同进行地区性资源开发。
亚太地区还可以在建立区域内统一标准的通讯体系,建立情报信息交换机构,以及在人才培养、人才交流方面进行广泛的合作。
希望日本今后重点加强充实对象国的社会基础设施,加强对环境保护、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资金和技术援助。
中国支持亚太地区内任何积极的平等互利、互相促进的经济合作。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可以先易后难,从小到大,从双边到多边,从单项合作到综合全面合作,从“局部经济圈”到“区域性经济圈”,最后再扩展到大区域性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
加强中日经济合作,为90年代亚太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明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展望90年代的中日关系,我们不能仅仅站在中日两国世代友好的立场上,而且要从“亚洲中的中日关系”、“亚太中的中日关系”、“世界中的中日关系”这个高度,去发展中日两国的长期友好和全面的经济合作。中日两国全面的经济合作,必将直接为亚太地区的稳定和发展、为亚太地区的进步和繁荣做出重要贡献,进而为亚太地区建立平等互利、和平友好、互不干涉内政、对话和协调、共同发展的新秩序做出重要贡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