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在“大众”上下功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1-14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在“大众”上下功夫
梁光弟
电视剧的载体被称作大众传播媒介,要提高社会主义电视剧创作的质量,需要在“大众”二字上多下功夫,努力满足人民大众的审美要求。
首先,电视剧的思想内容,要倾注在人民大众当前最关心的事情上。回应大众的脉搏,心系大众的命运。反映人民大众当前最关注最迫切的事情和心思,是说要反映人民大众的思想感情,特别是具有现实性和迫切性的思想感情。当然,这不是说,仅仅停留在一般观众思想感情的水平线上,而是应该既贴近观众的身心,又能使观众有所启悟和感奋。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就要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把人民大众的思想感情提炼为社会主义时代精神。《四世同堂》是抗日战争历史题材,为什么能广受80年代中国观众的热烈欢迎呢?就是因为它反映了中国人民大众的心声,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能够振奋民族精神,也就是体现了社会主义时代精神。正如鲁迅先生的名言所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为此,我们的电视剧艺术家们就要站在社会主义时代的前列,真正把电视剧艺术当作一项灵魂工程,肩负起灵魂工程师的历史使命。
其次,电视剧的题材,在坚持多样化的同时,要把镜头更多的(不是全部的)对准人民大众的生活现状,使屏幕上的图景,真正显示人民大众的生活风貌。“大众”是11亿多人的大众,他们的生活五彩缤纷,广阔远大,既不是单一的,凝固的,也不是平淡的,肤浅的。当然,表现群众的生活,不能囿于淡漠的写实(包括所谓“新写实”),不能停滞在“生活的原生态”,要向群众生活的深层开掘,显现出平凡中的崇高美。对于生活中的丑也需要表现,但要把生活中的丑化作艺术中的审美对象。
第三,要努力塑造出人民大众所喜爱的、崇敬的典型形象。我们的电视剧创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塑造了许多感人的人物形象。但是,真正能够在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上成为艺术典型的屏幕形象,特别是从现实生活中涌现出来的艺术典型,还是太少了。同社会主义四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火热生活相比,同火热生活中造就的社会主义新人相比,差距是明显的。
第四,努力提高艺术水平。只有好的思想内容和题材、人物,没有艺术魅力,也是无法打动广大观众的心灵的。一定要把思想性和艺术性统一起来,才能赢得观众的欢迎。提高艺术质量,要在创作中沿着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向精益求精。电视剧是一种大众艺术,不能因为它是大众艺术,就不讲求艺术性。不能把群众的喜闻乐见看作艺术上可以降低要求。相反,既要做到大众化,又要做到艺术化,这是一种很高的艺术境界,需要高度的精湛的艺术功力。当前,需要电视艺术界研究一下在电视剧的表现手法、情节结构、语言对话、镜头切换、画面节奏等方面,怎么样适应广大群众的欣赏要求和民族的审美情趣,并且在适应中不断加以提高。只有适应,没有提高不行。只有不断提高,才能逐渐形成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电视剧艺术。
总之,要提高电视剧创作质量,从创作上说,要在心目中时刻装着中国的亿万人民大众,使电视剧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