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坚持大兴水利 重新安排山河 化州年年有灾不减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2-04
第1版(要闻)
专栏:

  坚持大兴水利 重新安排山河
化州年年有灾不减产
本报广州12月3日电 记者梁兆明报道:粤西边缘的化州县,今年遭受历史罕见的春夏连旱后,百年未见的特大暴雨又横扫而来。全县农业生产在这大灾之年又获大丰收,其中粮食总产达40.69万多吨,比去年增长2.44%。
化州县是个多灾县。为了改变恶劣的自然环境,县委、县政府决定把大兴水利作为脱贫致富的基础工程来抓。1985年开始,从县、镇到乡、村,围绕大兴水利层层加强领导,级级领导到位动员群众大兴水利。到目前为止,累计出动劳动力近1000万个工日,每个农村劳动力平均每年完成15个工日以上。完成水利工程总造价近1亿元,72.4%是村镇和群众自筹。
化州县大兴水利的特点是旱涝兼治。突出整治江河和农田排灌水系,同时抓好造林绿化。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由北至南纵贯全县的鉴、罗、陵三江全面清障疏浚完成,巩固堤防近200公里。其中鉴江大堤高如城墙,蜿蜒100公里,宽阔平坦如三级公路,两辆机动车并排也能通过。三江两岸大片旱涝并存的集雨区,也改造成为旱涝保收的“黄金江岸”。
化州昔日千沟万壑的光山秃岭,在1988年已基本上披上绿装,成为广东全省最早消灭荒山的县份之一。全县179.82万亩宜林山地,现已为森林和果树覆盖。原来水土流失严重的3.59平方公里山地,由此得到有效治理。今年春夏连旱,全县1452个山塘水库蓄水工程,仍保持1.5亿立方米的常规蓄水量。广阔田野,排灌渠道交织如网,清淤维修长达4000公里,其中570多公里主干渠道,改造成为水泥砌成的高标准防渗渠道,大旱之年仍然绿水淙淙,一派美丽的山区水乡田园景色。
化州县坚持不懈大兴水利,重新安排山河,把历史上自然灾害频繁的穷乡僻壤,改造成为年年有灾不见灾的乐土。
1987年夏,肆虐粤西的大洪水,化州安然度过了;去年水、旱、风灾之频繁为历年少见,而全县农业总产值首次突破5亿元大关,比1985年增长92.2%;粮食总产39万多吨,比上年增长10.5%。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