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阅读
  • 0回复

江西县级财政自给能力增强 赤字县得到控制,基本实现收支平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1-20
第1版(要闻)
专栏:

  江西县级财政自给能力增强
赤字县得到控制,基本实现收支平衡
本报南昌11月19日电 记者赵相如报道:江西省各级领导坚持改革开放,从实际出发抓特色生产项目,增强了县级财政的自给能力和发展能力。目前已涌现财政收入超过4000万元的县(市、区)23个,财政赤字县已得到控制,基本实现当年收支平衡。从1985年以来,县级财政收入平均每年以17.5%的速度递增,目前已占全省财政收入的70%。
江西省共有102个县(市、区)级行政单位,80年代初,有一半以上的县靠国家救济过日子,到1985年,仍有47个县没有摘掉穷困帽。
江西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县级财政建设,把县级财政的发展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省财政厅出资对23个贫困县进行112个项目的重点扶贫,帮助他们发展生产,迅速改变吃救济的面貌。地处山区的铜鼓县,吃了国家36年补贴。县领导在思想上突破“养牛耕田、砍树卖钱、养猪过年、卖蛋换盐”的框框后,修起森林公路,搞活森工企业,利用山区土特产搞深加工,同时发动各家各户搞多种经营,从1984年起实现财政收入520万元,甩掉了补贴帽,去年财政收入达到2144万,穷县跃为富县。
江西省的县(市、区)不断开拓稳农兴工的路子,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使县、乡、村、户四个轮子一齐转动。5年前每年要补贴136万元的临川市,大力发展传统的烟火、鞭炮生产,到去年底,上交财政810万元,创汇146万美元,成为全县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财政收入过亿元的樟树市,抓住“一白(四特酒)一黑(中药材)”大作文章,去年单四特酒一项税收就达5671万,占全市财政收入一半以上。樟树市又是全国中药材的集散地,千家万户懂药材、采药材、加工药材,既增加了收入,又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