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电视专题片的文化优势——兼谈第四届“人民子弟兵”获奖节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1-21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电视专题片的文化优势
——兼谈第四届“人民子弟兵”获奖节目
王必胜
电视事业的发展,拓宽了人们的文化视野。电视专题片的出现,把电视的优势发挥得更为充分,它既报道生活中重要的事件和新闻,又致力于表现和刻画人物,突出时代风貌和文化精神。电视专题片融会新闻片纪实和电视剧刻画人物的特长,形成了独特的表现生活、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段。
最近,总政宣传部和中央电视台将近两年内播放的军事题材的专题片集中评奖,70多部专题片(包括系列片)展现了电视艺术的特有文化风采,表现了电视专题片反映时代生活的独特魅力。
专题片的出现是电视新闻报道的一个发展,它作为电视报道的一种,其特点是时效性和广泛性。它敏锐地捕捉生活中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和人物,运用视听艺术向观众进行推荐。但它不同于新闻报道的是,在时间的长度和空间的广度上进行了延伸,使报道的内容更为丰富和厚实。这次评奖的军事专题片涵纳了当代军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边关海防的戍垦卫疆、国防科研现代化技术的攻关奋斗、军政素质训练和文化教育等等,表现了人民军队在现代化建设中的特有风采。我们看到在抢险救灾中冲锋陷阵的身影、在冰天雪地戎马边关的英姿……电视专题片的审美触角是广阔的,它及时捕捉军营生活的人物和事件,表现军魂,高扬国威;扬新闻片及时性之长,又在报道的纵深面上得到发展,使报道的对象和表现的内容具有系列性和连续性。从新闻的角度来看,专题片是电视片的深度新闻报道,它反映的事件和人物、场面和角度、背景和画面,更为广阔深沉,形成了多视角和多侧面。比如反映抗洪救灾的专题片,既反映了人民子弟兵临危不惧保护群众生命和国家财产的献身精神,又表现了军民的鱼水深情和血肉关系,深化了电视表现生活的能力。
电视主要是以画面来表达拍摄者的创作意图的,电视专题片在画面的组接上更是突出了它的视觉形象优势,增加了浓郁的文化韵味。获奖作品《边关军魂》、《雪山丰碑》等,描绘了戍边卫国的军人生活,描绘了军人们用青春、热血乃至生命,捍卫祖国领土的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保卫人民胜利成果的业绩。在平凡而高尚的奉献和牺牲中,我们看到,南疆北国、雪线海防、边卡哨所和家庭社会,一幅幅生动感人的画面,深刻地反映出军人用血汗和青春铸就了军魂,雕塑了历史丰碑,才使我国国防坚不可摧。专题片的优势是它深重的历史感。《百年海势》、《国魂》等片中,运用丰富的史料通过今昔对比(有对往事的反思、又从历史的启示中),认识到强大的海防线和巩固的国防,对中华民族的昌盛繁荣,在动荡的国际风云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专题片解说词以富于哲理的语言,贯串画面,提示画面的思想内涵,使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知识融铸成生动的视觉艺术。《国魂》是表现先烈精神的政论专题片,然而,作品不拘于单一的先辈精神和烈士情操的介绍,也不是史料的辑录,它集中了仁人志士抗争黑暗、争取光明、追求真理的精神品质,又从先辈精神同当代人精神的联系上进行表现,思想和形象有了切实的依附。
电视专题片作为艺术的一面是它表现人物的特长。表现形象、提炼思想离不开人物的描绘。它不同于创作艺术的是,生活中的人物事件必须真实有据。然而,制作拍摄时,它可以充分地调动电视的审美特长,如特写近景推摇、时空的组接、镜头画面的渲染等,致力于表现人物的丰富精神世界和思想侧面。这次获奖作品对全军各条战线上的模范人物几乎都有涉及。得奖作品《青春与太阳一起燃烧》、《写在天国门槛上》等,都刻画了保尔式的钢铁战士,前者是意外的事故中双目失明的李志军,他刻苦钻研成为治疗眼病的有名盲人军医;后者是身患绝症的高原汽车运输科长张鼎全,他坚持小说创作卓有成果。
专题片的表现手段是多样的,呈开放形态,有如中国绘画的散点透视。它在表现手段上吸收文学、新闻和戏剧等众家之长,逐渐形成一门独特的报道形式,崛起于新闻报道和影视艺术之间。而它的特有文化色彩,它思想题旨的敏锐深沉,画面镜头的开阔和完整,以及写人纪事的典型性,成为令人瞩目的优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