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渔岛狂欢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1-23
第2版(经济)
专栏:

  渔岛狂欢夜
本报记者 高海浩
烟花飞舞,彩灯齐放,人流如潮——沈家门渔港之夜显露其大海一般的激情和狂欢。
为了展示改革开放给渔区和渔民带来的巨大变化,10月24日,舟山市普陀区举办别具一格的“渔市节”,使这座著名的“东海渔都”更具生机和魅力。
作为我国重点海洋渔业基地,舟山普陀的渔业年产量达20万吨,雄居全国之冠。区政府所在地的沈家门渔港闻名遐迩,每年渔汛时节,6省2市万艘渔船时常云集于此避风、补给和渔货集散,与挪威卑尔根港、秘鲁卡亚俄港并称为世界三大渔港。
海岛普陀举办“渔市节”的消息传开后,国内20个省、市、自治区和日本、香港等海内外客商纷至沓来,3天的渔货成交额便高达1亿多元。
令众多外来客叹为观止的是,渔区群众以其大海般的激情掀起自娱自乐的海岛狂欢之夜:一艘艘载满人群的船只从各个渔岛纷纷涌来,正在避风的台湾渔民也赶来助兴,10里沈家门渔港一夜之间汇集10万之众。一群从小岛赶来的妇女乐不可支地说:为了这一夜,我们一大早就出家门,已经等了9个多钟头。
桃花岛、虾峙岛的渔民数十天排演,舞来了两条巨龙;展茅镇的农民子弟不畏练习时跌伤骨折,表演高跷行走10余里;小学生组织起腰鼓队;老年人跳起秧歌舞;造型各异的彩车鱼贯穿行于井然有序的人群中;五彩缤纷的礼花飞舞在渔港夜空……直至深夜12点。
“群众把这一夜当做自己的节日。”普陀区长吕建生兴奋地说:“这是海岛人民对改革开放的真诚赞颂和期望。”
渔民们以其特有的气派和热情,让岛外来客分享十年改革带来的富裕和欢乐。樟州村的渔民们特地邀请参加“渔市节”的数百位来宾,到渔家做客,品尝自己打来的海鲜,共享“渔家乐”。
刚从海上归来的渔民们豪爽地不时向客人敬酒,被海风熏陶的古铜色脸膛透出喜气的光亮。他们自豪地告诉客人:一靠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二靠走集体致富之路,使樟州村每个渔业劳动力平均每年收入1.5万元,提供10吨商品鱼,缴纳国家税金2000元,上缴集体提留4500元,成为浙江沿海渔村首富。
客人们终于发现渔港狂欢之夜的答案:一个繁荣富裕的社会主义新渔区如同东海日出正在冉冉升起,谁不为之欣喜,为之击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