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风格各异的女足诸强——世界女足赛第一阶段比赛观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1-23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点评

  风格各异的女足诸强
 ——世界女足赛第一阶段比赛观感
世界女子足球运动经过多年艰辛的发展历程,五大洲最精锐的娘子军终于得到了一比高低的机会,18场分组赛后,人们对女足的现状、特点和发展前景的估断,不光可以凭印象,也可以利用更能说明问题的第一手材料。
举办世界锦标赛,检阅队伍这一目的已基本达到。
男子足球的实践表明,技术能力、战术意识、身体和心理素质是对足球运动员的基本要求。
世界女子足球赛之所以引人入胜,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同样是因为运动员已普遍达到了踢好足球的基本条件,只是在质量上还无法同人们已经看惯了的男子足球相比。更确切地说是人们应当通过世界女足锦标赛逐步建立起衡量女足运动水平,又有别于男子足球的标杆。
德国一向足球人才济济,女足同样阵容整齐,实力雄厚,遇到不同档次的对手从不卖弄,有球星而不过分依赖球星。三轮比赛下来,德国队一球不失,一步一步迈向冠军宝座,以致成为各队纷纷回避的对象。
美国队潇洒有余,严谨不足,实力是她们自信的基础,加之来自一个没有足球传统的国家,球员在场上的挑战欲望超过了冷静的战术意识。在世界女足总体水平有限的时代,美国姑娘敢作敢为的特点还很有施展余地。
中国女足继承了男足依靠整体配合、善于侧翼攻击的传统,又肩负着振兴男足长期不前造成不景气的重任,虽占东道主之利,压力也不小。但是,与11支参赛队比较,还找不到另一支采用中国队打法的队伍。坚持自己的风格和特长,中国女足果然在分组赛中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北欧三强挪威、瑞典、丹麦女足一齐闯入八强,她们优越的身体保证了正面攻防的优势。尤其是老练的丹麦队能很好地控制比赛节奏,积极推行细腻的个人技术和局部配合,成为在男子足球中也不显见的另一种类型。
看过第一阶段分组赛的交锋,很多人认为美国、德国和中国及北欧的一两支队伍最有希望进入半决赛。 
  本报记者 汪大昭 刘曼军 (本报广州11月22日电)
(附图片)
中国女足门将钟红莲出击解围。李锦河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