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县委书记谈务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1-28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县委书记谈务实
本报记者 段存章
马殿有今年47岁,原在黑龙江省绥化地委办公室工作,调到肇州县先任副县长、县委副书记3年,后任县长、县委书记7年。他说:“我经常思考着一个问题:新时期,县委书记怎样去务实?”下面是他的谈话录:
从缠身的琐事中解脱出来,抓住牵动全局的大事。
对于县委书记来说,工作千头万绪,大到全县发展战略,小到群众柴、米、油、盐,都是应当经常想到的。蹲点包屯,访贫问苦,遇到问题堵窟窿,整天起早贪黑、忙忙碌碌的作法,也是一种务实。但县委书记毕竟不是乡长、村长,他应有自己的位置。
县委书记是战斗员,更是指挥员,参加战斗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指挥。肇州农业的突破是从玉米高产攻关开始的,而高产攻关首先又是在双发乡和平村几户农民中进行的。1984年,我们与黑龙江省农科院作物栽培所的专家合作,把27项传统技术和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在7户农民的105亩土地上搞了攻关试验。这种领导干部、科技人员与农民群众的三结合,使盐碱地玉米亩产超过500公斤,一个“好品种、高投入、大密度”的高产模式产生了。第二年,全县732个自然屯每屯都搞了三五个示范户,通过一户带四邻,四邻带一屯,一屯带全村的邻里效应,使农作物的高产攻关面积很快普及到百万亩以上,全县粮食平均亩产由不足150公斤提高到400多公斤,从1988年起,年总产一直稳定在5亿公斤以上,并且年年有所增加,被专家们誉为“盐碱地上的奇迹”。
拓宽联系渠道,在与群众的直接接触中倾听真情实话。
过去,我们听的是基层干部讲的多。这些“二传手”的话,有时就不那么真切,上下之间容易造成隔离层。这些年来,我们在重大问题的决策上,除了通过党组织、群众组织和基层干部的间接联系外,还开通了4条渠道,加强直接联系。第一条,实行定点联系。县委各领导成员结合分管工作,确定一两个村和几个农户或厂、店、校、所,作为下基层工作的联系点。第二条,密切联系各方面的代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每人每年固定联系30多个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第三条,建立固定接待日制度和办事公开化制度。第四条,按照不同层次决策的需要,有目的地进行不同内容的社会调查。通过这些渠道,各级干部在工人、农民中都交了一些知心朋友,经常下去看一看他们,坐在炕头谈谈心。这样,上下之间的心就贴紧了,群众讲真情实话也没顾虑了。近两年多时间,群众仅给我和县长王国学写信就有120多封,在解决学校危房、减轻农民负担、农田水利建设、农业机械管理、土地承包问题、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以及廉政建设等20多个方面,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要求。该办的和能办的,都办了,大家都很满意。        坚持既对上级负责,也对下级负责。
县级领导干部,在国家与群众利益关系上,居于中间协调位置。贯彻政策,思考问题都要“一手托两家,人民和国家”。挡不住名利的诱惑,就会淡了“两家”想自家。近些年,肇州的工农业生产有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我们仍然坚持在国家政策指导下维护群众利益的思想。农民打粮多了,不多收,完成任务后就开放市场;企业实现利润多了,不多缴,把后劲留给企业。上级领导来检查工作,请他们看先进典型,也看后进企业,如实汇报情况。群众评价领导干部,主要看能否动真的、来实的。我们从群众利益出发,抓住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尽心尽力为他们办实事,抓一件,见效一件。这样,我们说话群众就愿意听。基层干部和群众感到我们说真话,干实事,上下两个积极性再加上县委务实的指导思想,就形成了整体合力,全县各项工作就能做得更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