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胡子昂同志生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1-29
第4版(要闻)
专栏:

  胡子昂同志生平
我国民族工商业者的杰出代表、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政治活动家、中国民主建国会和全国工商联卓越领导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全国工商联名誉主席胡子昂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91年11月19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5岁。
胡子昂同志1897年3月生于四川重庆。青年时代,辛亥革命给他以追求光明、追求民主的深刻影响,他满腔热情地参加游行宣传活动,以为从此国家将昌盛发达。但年复一年却见山河依旧,军阀混战,人民疾苦有增无减。1919年胡子昂到北京求学,就读于北京农业专门学校(北京农业大学前身),正值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爆发,他即投身于这一爱国运动的洪流。
1923年北京农业大学毕业后,他返回四川,在重庆、巴县教书,任中学教员、校长、视学、巴县农会会长、重庆市教育局局长等职。他曾运用“诚学会”发动全省教育界,驱逐四川省教育厅长,产生很大影响。他曾创办《市政周刊》,发表文章,倡导兴办实业,揭露市政的腐败,引起当局忌恨。1925年英国军舰炮轰万县,造成历史上有名的“万县惨案”,他愤慨万分,代表重庆各界携款到万县慰问、救济,并写文章,拍照片,欲求广为宣传,进行反帝爱国教育,但受到当局的阻挠。1926年后任川康边务处处长期间,他为开垦、发掘西康、宁远边区宝藏,奔走于偏僻山乡。
1933年他到南昌江西农学院任技师兼总务长。1935年后,胡子昂回到四川,决心实践“实业救国”的志愿,与朋友共同兴办了机器厂、水泥厂、钢铁厂等企业,并先后担任中国兴业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重庆华西公司经理,自来水公司经理,川康兴业公司总经理、董事长,华康银行董事长等职,为发展我国民族工商业和支持抗日战争贡献力量,成为四川省有影响、有声望的工商界人士。
在旧中国,为求生存、求发展,他也同其他民族工商业者一样,与地方势力及国民党政府要人广为联系,并担任四川省建设厅长、国民参政会参政员。抗日战争时期,他为支持抗战发展钢铁事业,请求国民党政府投资于他的企业,却引狼入室,官僚资本趁机控制了企业,使他费尽心血创办的工矿企业中国兴业公司不得不关门倒闭。他从亲身经历中逐渐认识到,依靠官僚资本是不能发展民族工业的。“实业救国”的道路是根本走不通的。
胡子昂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老朋友,早在1938年春就在武汉会见了周恩来同志。以后,在重庆又多次与周恩来、董必武、吴玉章等同志接触。他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在党的帮助教育下,开始探求自己新的生活道路。
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利用国民政府立法委员、重庆市参议会议长的身份,积极参加反蒋爱国民主运动。重庆“校场口事件”后,他挺身而出,发动罢免“事件”阴谋者的国大代表资格。在追悼李公朴、闻一多大会上,他义愤填膺,发表演讲,反对内战,三呼“和平救国”,受到国民党特务的威胁、恐吓。1948年冬在立法院会议上,他公开反对轰炸刚解放的济南,当场遭到反动政客的攻击。同年底,他被迫离渝赴港。1949年9月,应中共中央邀请,他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1950年,胡子昂同志回到重庆,任重庆市政协副主席、重庆市副市长,西南行政委员会委员,西南财经委员会委员等职,与中国共产党真诚合作。1951年他将他经营的华康银行及四川水泥公司、中国兴业公司、华西公司、自来水公司等企业的全部股票,以及部分房产无偿交给了国家。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他积极筹组重庆市工商联,改组旧同业公会,引导工商界学习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努力恢复生产、发展经济。过渡时期总路线公布之后,他积极推动工商界人士学习社会主义理论,接受社会主义改造,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为顺利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作出了突出贡献。
1956年夏,胡子昂同志调北京工作,先后担任民主建国会中央副主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委,民建、工商联协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协助黄炎培、陈叔通同志主持日常工作,积极组织工商业者学习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进行自我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发挥了模范表率作用,受到人们的称赞,成为工商界的一面旗帜。“文化大革命”中,胡子昂同志受到冲击,但他没有动摇对中国共产党的信念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胡子昂同志坚决拥护党的方针、政策,不顾年高体弱,努力工作,以实际行动贯彻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1979年1月,邓小平同志约见胡厥文、胡子昂、荣毅仁、古耕虞、周叔弢等五位工商界代表人士,鼓励他们在新的形势下,发挥才智,为改革开放服务。胡子昂同志深受鼓舞,积极贯彻执行。同年10月,他和胡厥文同志主持的民建、工商联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坚定不移跟党走,尽心竭力为四化”的口号,这个口号成为民建、工商联工作的行动纲领。80年代初期,他和胡厥文同志代表民建、工商联向党中央、国务院先后提出了《关于设备维修和管理的建议》、《关于扶持和振兴中药事业的建议》、《关于恢复传统食品、走出一条具有我国特色的食品工业的新路的建议》,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评价。1985年,他邀集工商界人士筹建了中国工商经济开发公司并任董事长。1980年—1985年,他先后三次率全国工商联代表团访问港澳地区,为宣传内地改革开放和“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促进祖国统一,做了有益的工作。
胡子昂同志是著名的政治活动家,他积极参加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的工作,是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三、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一届政协全体会议代表,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为巩固和发展我国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出了重要贡献。
胡子昂同志作为我国民族工商业者的杰出代表,几十年来,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风雨同舟,是党的挚友和诤友。作为全国工商联的杰出领导人,他为工商联的自身建设和发展殚精竭虑,作出了突出贡献,深受广泛的尊敬和爱戴。他先后被推选担任第一、二、三届全国工商联副主任委员,第四届主任委员,第五届主席。为推进工商联的新老合作和交替,1988年他主动辞去全国工商联主席、民建中央副主席职务,被推选为全国工商联名誉主席。
胡子昂同志一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追求真理,始终不渝。他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只有社会主义才是实现中华民族繁荣富强的唯一正确道路。几十年来,他把自己的命运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为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奉献了全部精力。他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自觉贯彻执行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严格要求自己。他讲求实际,身体力行,严于律己,宽厚待人,顾全大局,廉洁奉公。他对子女要求严格,希望他们在党的领导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贡献各自的聪明才智。
胡子昂同志生前多次向他的亲属嘱咐,身后丧事从简,不开追悼会,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将遗体献给祖国医学事业。胡子昂同志这种移风易俗的精神,受到人们的尊重和赞扬。    (新华社)
(附图片)
左上图:1989年3月27日,全国政协主席李先念同胡子昂在政协七届二次会议的闭幕式上。  
         新华社记者 王新庆摄
右上图:胡子昂同志与专程到他家看望的邓颖超同志亲切交谈。
左下图:1962年胡子昂(前排左一)与陈叔通(前排左二)、邵力子(前排左四)等在海南岛兴隆华侨农场。
右下图:1953年10月,任中国人民赴朝鲜慰问团第三团副团长的胡子昂,在朝鲜与参加志愿军的两个女儿愉快会面。
   (均为新华社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