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万象一条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1-25
第6版(国际)
专栏:出访归来

  万象一条街
本报记者 孙东民
中南半岛上的老挝,因其森林资源丰富、国民所得的60%以上来自农业,一向有“森林和稻田王国”之称。近年来,这个宁静的内陆农业国正经历着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之风给老挝经济带来了勃勃生机。去年12月,李鹏总理作为中国出访老挝的第一位领导人正式访问老挝。记者忙中偷闲,参观了首都万象的一条街——桑姆顿大道。
桑姆顿大道是万象市内商业活动的中心。这里路面宽阔,街道整洁,葱绿的林木和周围的自然环境使闹市中透出些许田园风光。街道两旁,一边是一字摆开的个体水果摊,叫卖的摊贩向行人露出纯朴而友善的微笑;另一边则是一排用木板搭就的简易摊位,摊位上摆满了塑料制品、服装及日用百货,种类齐全,任顾客挑选。1975年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成立后,老挝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1986年老挝开始执行第二个五年计划,同年提出了经济改革的设想,政府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上。为此,老挝开始实行新的经济政策,发展多种经济成份,重视国营企业的作用,改革生产管理体制,农村实行家庭承包制,允许私营。在几年时间内,老挝实现了大米自给有余,改变了过去商品匮乏的状况。
沿着路旁的货摊前行,我们来到连接大街的一条胡同。胡同长约300米,宽不足10米,胡同两旁小店一家挨着一家,有珠宝首饰店、工艺品商店、家用电器店和日用品商店等,店内顾客盈门,争相选购,家用电器有收录机、电视机、电子表等,型号新颖不俗,多为日本、新加坡、泰国、香港等地的进口产品。在一家商店里,我们看到有不少来自中国的自行车、电扇、衣服等商品。据说中国商品物美价廉,大受青睐。各国和地区的商品汇集此地,一如国际商品展销会场,这在前几年的万象是难以想象的。
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是老挝新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为吸引外商去老挝投资,1988年7月,老挝公布了外资投资法,1989年10月又制定了投资法细则。政府还成立了由凯山主席亲自主持的中央投资管理委员会。近两年来,老挝共引进2.3亿美元的外资,批准外商在老挝投资的项目有104项,包括引进农业技术、木材加工、进出口经营、来料加工、兴建旅游饭店等项目。
在桑姆顿大道一侧,几座具有老挝民族风格的漂亮建筑已经竣工,与泰国合资兴建的大商场可望近期内交付使用。这里的商店有国营的,也有公私合营的和个体经营的。据陪同人员介绍,待商场建成后,一些货摊将有计划地迁入商场内营业,商业规模将进一步扩展。届时,一个现代化的商业区将在万象市内出现。
(附图片)
图为老挝首都万象的商业街。
本报记者 孙东民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