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阅读
  • 0回复

科威特人对未来充满信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4-02
第6版(国际)
专栏:科威特通讯

  科威特人对未来充满信心
本报记者 林皎明
屹立在海滨的三根串着蓝色球体的雄伟大塔,是科威特的象征;塔柱上的弹痕和塔柱边残留的战壕和工事,则是今日科威特的写照。
尽管夜间还能听到间断的枪声和远处的爆炸声,武装直升机白天还在头顶上盘旋,但科威特城居民已经不在乎了。衣着时髦的旅馆小姐会对你说,鸣枪,那是科威特家庭在欢迎回归的亲人;爆炸,那是在引爆伊拉克军队布下的地雷。城市生活在一步步接近正常。科威特人对自己国家的安全,似乎充满十足的信心。
重建已经起步。多有意思,沙漠民族早已告别使用篝火照明的时代,而《科威特之声》报前天在刊登恢复供电的报道时还要特地配发城区闪烁灯光的大幅照片。马西拉区的管工正在接通水管,准备将淡水送到百姓家。谁能想到,科威特人现在开着奔驰汽车往家拉水,家庭主妇用窗外系着绳索的小桶,往豪华建筑的高层吊水。那是过去阿拉伯人从阁楼上向街头小贩买大饼的老办法。
今天又传来好消息,超级市场开张了。海边“苏尔丹”超级市场的工作人员推车上货,十多位顾客在货架边浏览。高级奢侈品还无人问津,可食品类的供应确实解决人们的急需。两位菲律宾女佣提着包走出来,满面春风。她们说,“物价与战前差不多,买得起。”前一段时间,食品和饮水奇缺,科威特人可享受免费供应,外籍女佣却要自找门路。现在她们不用再担心了。不过,科威特政府决定今后将缩减外籍劳工人数,从战前的近二百万人减到一百万。
清晨,银行门前聚集了不少人。走近打听,才知道那是在等待兑换上周开始发行的新货币。一位留着胡须的长者拿出新旧第纳尔给记者看。两种币面完全相同,只是新币改了颜色。他说,伊拉克军队抢走了科威特中央银行的大量现钞,必需立即更新货币。这是保障科威特重建顺利开始必不可少的步骤。埃米尔最近决定给战争期间留在科威特的每一户家庭发五百第纳尔,补偿他们的损失。
说到钱,科威特人有一番特殊的体会。警官法里德把记者带到他的家。一幢漂亮的两层别墅被洗劫一空,还被焚烧过,着实令人心酸。他一家老小逃到开罗,至今未归,只有他先回国履行公务。他忿忿地说:“国家亡了,钱还有什么用?”这倒不是他不再看重钱,而是他发现了在钱财之外还有更加宝贵的东西。“钱是可能被抢走的,石油是会燃烧的”,他说。在他看来,国家惨遭破坏,“在于科威特没有制定自己的防御和发展战略”。
确实,不论在北部边境重镇阿卜达里,还是在南部油城艾哈迈迪,记者到处听到人们在谈论和反思这场国难,得出各自的结论。
议论归议论。扑灭几百口正在燃烧的油井,才是当务之急。三天前,美国得克萨斯州一家公司的工程队通过注入四千英尺深的泥浆止住了烈焰喷射的第一口油井大火。今天,大布尔丹油田又有一口油井火焰被扑灭。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专家云集科威特,研究灭火最佳方案。据说,各家都有各家的高招。用泥浆,用冷却剂,用钢罩,看谁的本事大。消息透露,灭火人员的日工资高达一千美元。
重建科威特无疑将是规模最宏大的建设项目。未来五年的总费用约五百亿至一千亿美元,实际支出相当于二次大战后重建西欧的“马歇尔计划”的费用。
记者站在科威特大塔前沉思,战后的科威特百废待兴,科威特人民将用自己的双手抹去笼罩在祖国上空的黑色烟云,为重建自己的国家而进行不懈的努力。
(本报科威特城三月三十一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