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清华两教授瞄准国际通信技术难题 研制成新型数字通信复接系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4-07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重大科技成果巡礼

  清华两教授瞄准国际通信技术难题
 研制成新型数字通信复接系统
本报讯 具有两种制式的数字通信复接系统——“减少抖动正码速调整技术及其新型复接设备”,由清华大学冯重熙教授、曾烈光副教授首先研制成功,其主要性能指标居于国际领先地位,该成果获得1990年度国家发明二等奖。
用数字通信取代模拟通信,实现由信息传输交换到用户网络的全数字化,是现代通信划时代的里程碑。当今通信业务的迅猛增长,迫切要求通信线路的容量不断扩展。国际上一些通信干线容量已由每秒几十兆比发展到每秒2000兆比左右,即相当于电话路数由每条干线上几百路扩展到3万路左右。这种容量的扩展由数字通信复接系统来完成。数字通信复接系统具有能够再生信息、抗噪声能力强、信息转接方便、便于网络管理运行等优点,但同时又引入了一种复接抖动的有害因素,使图象显示的象素晃动,损伤数字通信的质量。过大的复接抖动还可能使通信网产生大量误码,从而限制了通信网络的延伸。
目前,国际上规范了两种主要的复接制式:一是正码速调整制式,二是正/零/负码速调整制式。由于现有技术的限制,这两种制式在克服复接抖动上都不够理想,影响了全数字通信网的发展,并可能制约90年代至下个世纪将被大力推进的综合业务数字网和宽带综合数字网的运用。因此,1985年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从现代数字通信网的发展要求出发,将进一步减小数字通信复接抖动列为国际重要研究课题。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的专家学者先后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但这些方法由于都不符合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规定的两种国际标准制式而不能实用。
冯重熙、曾烈光迎着困难前进,研制成功了新型数字通信复接系统。它们的各项性能和接口均符合国际标准规范,因而完全适用于采用国际通信标准的我国和其它国家以及国际通信联络。尤为可喜的是,它将复接抖动减小到仅为3.2%单位间隔,这一指标不仅完全满足了现代信息通信中各种业务的质量要求,而且满足了现代数字网覆盖地域辽阔、路网复杂、大容量、长距离、转接频繁的要求,解决了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要求研究解决的减少复接抖动的科技难题。这种新型系统,已由我国自行设计和开发出专用大规模集成电路。一些产品已用于实际工程,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何黄彪 汪广仁) (附图片)
冯重熙教授、曾烈光副教授在他们发明的新型复接设备前。
郭海军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