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祖庙变成了博物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4-14
第3版(科技·教育·文化)
专栏:大学生寒假见闻征文

  祖庙变成了博物馆
海军广州舰艇学院 郑伟鹏
我的家乡广东汕头市,是著名的侨乡。改革开放以来,这里的群众富裕起来了,尤其是农村,大多数农民都盖了新楼房。农民手里钱多了,百业兴旺起来了,但也有令人头痛的事,那就是这里的迷信活动也兴盛起来了。前几年回到家乡,经常会碰上庙会。人们抬着不知哪路神灵,前面有小孩装扮的“小鬼”手擎阴阳旗引路,锣鼓开道,浩浩荡荡在乡间街上游行,引来不少人看热闹。办丧事也讲阔气比排场,极尽铺张浪费之能事。逢年过节的祭祖活动更是隆重,耗费了大量钱财。个别地方甚至不修学校而修庙。随着农村富裕程度的提高,这些迷信活动似乎也一年比一年盛。
可是这次寒假回乡,我很惊奇,尽管农村热闹不减往年,却不见这些敬神活动了。正月初四那天,我到我们邹村乡的郑氏始祖祠参加春节座谈会。
往年春节这郑氏始祖祠是祭祖、敬神的场所,总是香烟缭绕。会不会叫我这个郑氏子孙先磕头跪拜祭祖再座谈呢?进了祠堂抬头一看,原来“郑氏始祖祠”的旧匾换成了“邹村博物馆”金字匾。一打听,馆长是以前的老村长。
嘿,祠里焕然一新。大堂里从前摆的是神牌、供桌、香炉,现在却陈列着农民的书法、绘画作品。里面一间像是潮汕民间艺术陈列室,放着家乡的剪纸、潮剧的脸谱、各色各样的彩灯,都是农民自己做的,十分精巧。
馆长介绍说,现在农民在农闲时写字、绘画、做脸谱头像、做彩灯的很多。这次博物馆征集作品,农民们争得可激烈哩,都想把自己的作品摆进来。再往里走,是一间“家乡名人介绍室”。记得这里从前是摆祖宗牌位的地方。
如今那些牌位收藏到别处去了,这里成了介绍家乡古今著名人士、有贡献的专家包括本乡出生的著名企业家的地方了。目的是以他们的事迹教育后人,为家乡建设作贡献。祠里还在建一个图书室,刚建了一半。
座谈会上,大家畅谈家乡建设成就。博物馆馆长说:“我们抓住家乡民间艺术这个好东西建立博物馆,这也是精神文明建设,很受大家欢迎呢。”他拉着我的手说:“你是咱们家乡的文化人,请你多出主意,帮助我们办好博物馆。”
座谈结束了。这时,门外响起了锣鼓声,舞狮队过来了。彩狮、彩球、彩灯……展示了家乡特有的民间文艺的风采。欢乐的人群,欢快的锣鼓,把我吸引进了节日的欢快气氛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