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好事不要办得人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4-14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好事不要办得人怨
张雨生
近日下乡,说到县里乡里办好事,不料农民听了有的摇头,有的埋怨。为什么呢?农民说:“一办好事,就得摊派,负担不起了。”调查一番,果然如此。
若以财力区分,县里乡里所办的好事,大致有两类。一类是不要多少花费,如解决家庭纠纷,协调邻里关系,制订村规民约等等。不花钱所办的事,不见得都是小事。如劳动力的出路、农产品的销路,由领导干部出面牵线搭桥,解决起来会顺利得多。另一类得有财力作后盾,后盾不强,好事难办。如造桥、修路、建校、办医院、兴修水利、绿化荒山,离开了钱办不成。有时候,上一个项目,少则几万元,多则几百万。
好些县乡,资金紧张,财政不够景气,公家拿不出票子办好事,便向农民摊派。广播局搞电视村,环保局搞水泵井,燃料公司搞沼气灶,水产局检查精修鱼池……大家抢着办,资金怎么保证?有个村子,去年为办好事,人均摊派三百多元,占全年人均收入的一半。摊派不下去,钱财收不上来,便想着法子卡农民,搞什么“户卖粮、村结帐”。有户农民,卖粮得款一千六百元,村里去结帐,一次扣下一千一百元,气得他直骂娘。办了好事,农民也高兴不起来。派款之外,还要派劳力,有的村劳力出了公差,家里荒了粮田。诸如此类,一件接着一件,农民怎么接受得了?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指导思想没有什么不对。但是应该看看,自己周围的农民,有无财力可取。即使有,也要考虑取的是否适度。有时候,出于自身利益需要,农民愿意集资办实事。对此,干部也要组织好,为农民精打细算,少花钱,多办事。一些地区农民还不富裕,有的刚刚解决温饱,还挤不出多少财力,办其它事情更要仔细掂量。
现时,很讲究干部有政绩,办好事。县乡村的领导班子,三五年换一届。新班子一组成,劲头很足,第一次会议,就订出宏伟规划,动机很好。但是,财力如何,人力怎样,却考虑不周。这么办好事,往往事与愿违。希望农村干部从实际出发,摸清民情,熟悉民意,有几件就办几件,才能使动机和效果统一起来。好事办得让农民真正满意,这也是一门领导艺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