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一次高水平的人口普查——访国务院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孙兢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4-16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一次高水平的人口普查
——访国务院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孙兢新
本报记者 王友恭
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我国第4次人口普查,已经取得了普查登记、手工汇总和10%数据处理工作的圆满成功。
中国人口这么多,近年来人口流动量大,“黑孩子”多,普查的质量能够得到保证吗?国内、国外都曾有人对此打过“?”。然而事实表明,由于我们在这项工作中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很短的时间内,以较少的投资却获得了世界公认的高水平结果。
最近,就这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具体情况及下一段工作打算,记者访问了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国务院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孙兢新。
一次高质量的普查
孙兢新,这位50年代留苏的统计专家说,人口普查在有的国家又叫国情调查。它是和平时期最大的社会动员,又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多数国家都是每10年进行一次,按国际通例,进行一次人口普查一般要有5年的准备,而我国这一次的人口普查准备时间总共只有一年多。孙兢新介绍说,按照国际常例,人口普查统计的误差在1%以内被认为是高质量的;误差在2%以内被认为是可以接受的;误差超过3%被认为是不成功的。据对普查登记后质量抽样调查的结果表明,我国第4次人口普查的总人口登记的误差率只有0.6‰。这样精确的人口普查登记质量在人类历史上是罕见的。在去年12月份,即在普查登记之后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就提前完成了人口普查10%数据的处理工作,这样快的速度在世界上也是没有先例的。
高质量是怎样获得的
孙兢新说,这样高质量的人口普查成果不是轻易获得的;这样小的误差也不是一下子达到的。它首先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全民广泛动员的结果。更是近700万普查人员辛勤劳动的结晶。为了获得高质量的统计结果,参加这项工作的同志发扬了高度负责的精神,许多人跋山涉水、废寝忘食地工作。比如,为了查清西藏墨脱这个全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县的人口,普查工作队打破了封山季节不能进入县境的惯例,越过5000多米的嘎龙拉山,在6000多平方公里的雪山峡谷间,第一次查清了居住在那里的门巴、洛巴和藏族人口。有的普查员为参加这次普查推迟了婚期;有的普查员含着失去亲人的悲痛,仍工作在普查岗位上;有的普查员在大雨滂沱,山洪暴发的时候奋不顾身地保护调查资料;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
孙兢新说,这次普查质量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正式普查前在全国动员了500多万个户口整顿工作人员,经过半年多深入细致的工作,摸清了人口底数,包括常住人口、暂住人口、常住户口待定人员及人户分离等情况,特别是查清了近年来出生未报的2219万个儿童,从而为本次人口普查的顺利进行和高质量的完成打下了基础。此外,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责任制、目标管理等现代化管理技术的广泛应用,也有效地保证了普查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孙兢新说,中国的人口普查,由于其规模的庞大和特有的做法以及所取得的成就,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称赞。一位著名科学家曾说,第4次全国人口普查只用了一年多时间准备和调查登记,这在11亿人口的大国是一种超常的“特异功能”。联合国人口普查技术专家阿布诺娃来中国考察后,建议将我国进行人口普查的一些做法向发展中国家介绍推广。
善始善终做好普查后期工作
孙兢新说,人口普查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人口普查所获得的大量而丰富的数据是各级领导和决策部门研究国情、省情、市情、县情和乡情的重要依据。这次普查的数据对总结“七五”计划的完成情况,对照检查基本国策和其他各项有关政策的执行情况,制定人口、教育、就业有关政策,统筹安排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执行“八五”计划和10年规划,实现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提出的第二步战略目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还有不少人对人口普查工作有一种误解,似乎人口普查就是登记统计一下人数,做些简单的分类就算完事了。其实,大规模的人口登记只是人口普查工作的第一步,对这些极为丰富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开发利用,则是更深刻、更繁重的工作。目前要抓紧做好90%资料的处理工作,要善始善终、“丰产丰收”。人口普查资料的开发利用要在各级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各级人口普查办公室要指定专人具体负责组织协调,会同各有关部门和高等学校、科研单位协同完成。人口普查资料的开发利用要做到计划落实、人员落实、题目落实、时间落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