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请重视红旗渠的隐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2-04
第2版(经济)
专栏:记者来信

  请重视红旗渠的隐忧
本报记者 江绍高 刘勇
红旗渠是河南林县的骄傲,也是林县人的“生命血脉”,他们很珍惜红旗渠的一切,注意发挥红旗渠的灌溉作用。
入冬之前,记者在红旗渠畔采访,经过每一个乡村,都能看到农民认真地用石块、水泥整修沟渠的情景。据副县长毛万春介绍,近几年,林县自力更生维修、硬化渠道1100公里,完成100多个小型水利工程,去年全县集资2000多万元,今年群众又集资2500万元,对斗渠和农渠进行大规模整修。同时实施“4661”工程(即4万亩节水方、维修新建60座库塘、60平方公里面积的小流域治理和造田1万亩),这对于红旗渠灌溉系统的利用和维护起了巨大作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红旗渠总干、分干、支渠的隐忧逐渐明显起来。记者在采桑乡的“红英北分干渠”上千米的支渠上看到,渠道里岸塌方12处,鼓肚10处。红旗渠灌区管理局局长王宏民告诉我们,类似状况在这条支渠上还有不少地段。据王宏民介绍,红旗渠自1965年通水至今已有26个年头,当时艰苦奋斗用白灰沙浆在悬崖峭壁上垒砌的渠岸,风吹雨打,如今已严重老化,渠岸渗漏比较普遍,塌方倒岸屡有发生。虽然每次险情出现都能得到及时抢修,但小修小补决非长久之计,若要全线整修,又需大量人力财力的投入。渠道淤泥堵塞情况严重,渠首20公里的内主干渠淤泥平均厚达1米。水的利用系数下降,1979年为0.9,1990年下降到0.78。水的流量也由70年代的每秒18.3立方米下降到每秒13立方米。
县里的同志给我们算了一笔帐:红旗渠总干渠、分干渠、支渠、斗渠、农渠总长4013公里,实行双层管理体制,两个乡以上受益的支渠、干渠由县里管,其余由乡(镇)村管,仅总干渠和分干渠衬砌、除险、清淤、防渗,就需投资4000万元,相当于林县一年的全部财政收入,还不包括数以万计的投工,县里拿不出这么多钱。管理总干渠、分干渠的红旗渠灌区管理局,406名职工,一年水电费收入140万元,其中发工资和办公费用就要开支120万元,只有20万元用来修修补补。而且如果全面维修总、分干渠,必须截流断水,集中大量人力物资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否则势必影响第二年农业生产、群众吃水和乡村工业的发展。
红旗渠的修建和发挥效益,得到了上级水利部门的支持和帮助,林县人民没有忘记。目前,维护红旗渠的工作在即,人们希望有关部门继续帮助规划、协调,帮助解决困难,使这条人造天河永葆青春,发挥效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