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夏天一片水茫茫 秋天千里稻飘香 苏州大灾之年大丰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2-04
第2版(经济)
专栏:编后

  夏天一片水茫茫 秋天千里稻飘香
苏州大灾之年大丰收
本报讯 “夏天一片水茫茫,秋天千里稻飘香”。苏州市380万亩单季晚稻在大灾之年竟连续第四年获得“超历史”的大丰收。苏州市统计局日前传出喜讯,亩产达到532公斤的新纪录。
7、8月间,苏州市230多万亩农田普遭水淹。人们普遍认为,今年的丰收,一个关键因素是科技兴农起了作用。受淹最重的阳澄淀泖地区的吴江县北库镇,尝到了良种和壮秧的甜头。历史上发大水,稻苗受淹两三天就死掉,这次没顶五六天,不但没死,恢复力还特别强。尽管影响了分蘖,苗数减了一二成,但后期普遍形成大穗。全镇亩产达557.65公斤,比去年增一成以上。同时,采用的10多项补救措施也为灾后夺高产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科学施肥和管水、化学除草、机械化植保和新农药的使用、增施强力素等生化制剂等等。今年的稻飞虱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特大暴发年,由于全市在国内首家普遍推广了高效低毒的扑虱灵新农药,基本上控制了虫害,硬是从虫口夺回了抗灾得来的宝贵粮食。
这些新技术的推广,包括农田水利建设、土壤改良等方面的科技投入,是苏州市多年重视、科学种田的结果。推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和大力发展乡镇工业以来,苏州市原来的农技队伍不但没垮,还不断壮大、提高,目前县、乡、村三级农技人员达6200多名。全市各级还投入数以亿元计的资金,在3300多个村中普遍建立了服务组织,并开展了综合经营,稳定了近10万人的服务队伍。这两支大军成为科技兴农的“载体”,保证了各项先进农技的推广落实。 (沈石声)
编后          
苏州以及其他一些地方在大灾之年夺得农业丰收,无疑是多方面综合因素起作用的结果。比如抗灾有力、救灾及时、经济实力雄厚以及后期气候条件较好等等。但如果没有长期坚持的科技兴农成果的发挥,恐怕也难有今天这个局面。
目前,我们对自然灾害的抗御能力还很有限,不可能稳定地做到大灾之后照样大丰收,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自然灾害造成的影响更大。但是,只要我们在积极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同时,重视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注意研究和推广农业科技新知识,提高科学种田水平,就能够在自然灾害之后,一定程度地挽回损失,甚至在大灾之年也照样夺得丰收。苏州市的事实就说明了这一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