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喜看今日“菜篮子”——全国菜篮子工程成果观摩会巡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4-17
第2版(经济)
专栏:

  喜看今日“菜篮子”
——全国菜篮子工程成果观摩会巡礼
本报记者 夏珺
作为统计资料的形象注脚,正在举办全国菜篮子工程成果观摩会的北京农展馆,就像一只盛满鲜菜鲜肉的大菜篮子,姹紫嫣红,流青滴翠,向人们生动地展示着菜篮子工程实施3年来的累累硕果。
步入展览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成都展馆那由32台彩电组成的“电视墙”,里面正播放着成都市“菜篮子工程”的电视片。两位身着红色衣裙的小姐热情地向参观者解说:成都市的副食品人均消费量在全国名列前茅,每年还外销蔬菜2亿公斤以上、猪肉和水果各6000万公斤以上。在一旁的成都市副市长刘家忠告诉记者,他们的主要经验是狠抓了基地的建设,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七五”期间用于“菜篮子工程”的资金达3.7亿多元,全市已建成近郊、远郊、外埠三级副食品生产基地101个,基地的商品总产值达29.7亿元,为丰盈的“菜篮子”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位于展厅中央的上海市的展馆呈开放式,像是张开的双臂,欢迎着络绎不绝的参观者。上海是一个拥有12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加上春秋短,冬夏长,“冬淡”和“夏淡”一直是蔬菜供应中的难题。实施菜篮子工程前,每年平均缺菜28天,黎明即起,排队“抢”菜,成了市民的“生活必修课”。上海市委市政府以“实事、实办、实效”的精神,狠抓菜篮子工程,经过3年艰苦努力,实现了蔬菜基本自给,市民得到了实惠,赞扬声代替了抱怨声。去年国庆节期间,10位里弄大嫂联名给朱镕基市长写信,以她们的切身体会称赞市政府为老百姓办了一件大好事。
北京展馆内一座大型鱼缸吸引了参观者驻足观赏,只见十余尾红鳟鱼、鲤鱼游弋其间,悠然自得。记者同站在一旁的北京市水产科研所的田副所长攀谈起来。北京的网箱养鱼平均亩产已达4.6万公斤,池塘养鱼平均亩产368.6公斤。这两项技术均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并已在密云、平谷、怀柔等郊区大面积推广。近年来,北京市淡水鱼养殖产量每年递增500万公斤,人均消费量为6公斤,大大缓解了市民“吃鱼难”的状况。
天津馆虽然在正厅对过的旁厅,仍然吸引着众多的参观者。天津自1986年在全国率先搞起生猪产销一体化尝到甜头之后,又实现了水产、鸡蛋、蔬菜等产销一体化的体制改革,集生产、科研、经营于一身,稳定了生产,减少了扯皮的中间环节,丰富了市场供应。天津市农委副主任张国村高兴地告诉记者:“1990年,天津市蔬菜、鸡蛋、水产品自给有余,市民人均每天1斤菜;牛奶自给,猪肉的自给率有所提高,与此同时,财政补贴有了比较明显的下降。”
昔日的哈尔滨人曾因出省抢购副食品而被讥讽为“东北虎”。在哈尔滨展馆,记者欣慰地看到,地处祖国北疆的哈尔滨市的菜篮子工程进展十分迅速,已建成春菜、夏菜、秋菜生产基地9万多亩,温室面积35万平方米,大中小棚5800多亩,缓解了淡旺季供需矛盾,蔬菜自给率达86%,牛奶和禽蛋已实现基本自给。
通过这次观摩会,各省市既交流了经验,也找出了不足,更增强了信心。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随着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日趋完善,我国城镇居民的“菜篮子”必将更加充盈丰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