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示范到田间(图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4-19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可耐杯耳闻目睹图片比赛

示范到田间
3月14日,四川西昌市黄联镇鹿马村呈现一派春耕春播的繁忙景象。许多农民把学到的科技知识用到生产中,做到秧田平整,重施底肥,良种稀播和地膜覆盖。(题图)
图一:各执一词
一位赤脚陌生人来到田边。他看到几个小伙子的秧田播种密度过大,便对他们说:“1亩地一般用种40到60公斤,最多不能超过75公斤。你们这样漫撒,1亩地至少用150公斤种子,不行啰!”小伙子们爱理不理。
“我们每年都是这么干的。种子撒少了,长出的秧子不够栽。”一小伙子抢辩起理由。
“你们撒这么多,育出来的是丝毛秧,质量孬,产量低,多,有什么用?”陌生人有些着急了。
图二:感慨之言
田埂的另一边,一位老农和陌生人攀谈起来。“种子稀播才能出壮秧的道理讲了好多年了,还是有人不信,特别是年轻人。每年办科技培训班,开育秧现场会,参加的大多数是中老年人。年轻人要是少看点打打闹闹的录相片,多学点农业知识就好了!”老农感慨了一番。
图三:以身示范
这时,有人告诉那几个小伙子:
“刚才和你们说话的是西昌市农业局副局长高廷。人家是高级农艺师。你们还不跟他学学?”小伙子们一听,赶紧聚到老农的秧田边,认真地看农业专家撒种。
图四:敏而好学
高廷洗了洗脚,穿上鞋准备走,小伙子们送到路边,继续向他提问、讨教。
看来,农业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还需要通过专业人员的言传身教。
四川凉山日报社 冷登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