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寻找职业的苦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4-28
第6版(国际)
专栏:各国青年

  寻找职业的苦恼
本报记者 张启昕
今年春季,美国大专院校将有100万大学毕业生寻找职业谋生。这批大学生于80年代繁荣时期跨进高等学府。当时他们以为,受了高等教育,就能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职业。由于去年夏天开始进入经济衰退的美国,劳工市场惨淡,就业机会锐减。今年3月失业人口已经超过860万人。在这种情况下,今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更甚于往年。
《纽约时报》最近对全国25所大学的高年级学生和学校当局安置工作的顾问作了调查,得出的结论是,由于经济衰退,各部门到校招工的人数减少,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竞争更为激烈。
被拒之门外,是美国大学毕业生寻找工作时经常遇到的苦恼。往年,对于那些从没有名气的大学出来的学生,找一份合适工作是不容易的,而今年,即使名牌大学的学生,寻求职业也不容易。格伦·洛克伍德就是一例。他是普林斯顿大学历史专业的高才生,说一口流利的法语、西班牙语和马来语,可是他却无法在他申请的42家国际性公司里谋到一份工作。
耶鲁大学文科学生马修·林格尔说,他原以为进入耶鲁就有了能找到称心如意工作的台阶。不料他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向55家咨询广告公司提出申请,得到的回答千篇一律,“当前本公司招工有限,你的才力恐怕不能适应本公司之需要”等等。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学生安德鲁·艾布拉姆斯说,他们有一种身陷悬崖的感觉。入学时,大家谈论如何能赚钱,而如今他们只求能被雇用,而不被拒之门外。
学无所用也是美国大学毕业生碰到的家常便饭。纽约一家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所去年10月作了一次调查,发现大学高年级生中,60%的人担心找不到他们所学专业的工作。一般来说,一个美国青年进入大学,四年寒窗,在学费和生活费用上要开销10万美元,但取得一纸大学毕业文凭后却无用武之地,实在令人寒心。
新泽西州的拉特格斯大学一名专修政治学和历史的女学生珍妮弗·法雷尔,原来本想进政府机构或某个大单位谋职,但这些单位直截了当地说,他们连她的个人简历也不屑一顾。另一名专修新闻学的女生说,她已收到一大叠回绝她申请的回信。她准备在家闲住一年,贫困度日,等待机会。
由于失望,许多学生只得听天由命。得克萨斯大学学生安德烈·纳尔逊说,到处奔波谋职,已使他不再有任何抱负或幻想了。他说,什么理想,什么愿望,一切听天由命吧!
在美国,许多大学生上学是向政府、银行或亲属借债来维持学业和生活的。对他们来说,毕业求职不仅是谋生手段,也是为了还债。长岛大学一名女学生克里斯廷·赫德森,虽然在大学期间一边学习一边做秘书工作,但仍欠下2万美元债务。这笔债务在6个月后就必须开始偿还,因此她说,无论如何得找一份工作做。
美国大学毕业生的种种遭遇,正像美国报纸所说,使他们陷入一种“令人沮丧的苦斗”。       
    (本报华盛顿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