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我在中国扎了根”——访苏联著名桥梁专家西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5-14
第6版(国际)
专栏:苏联通讯

  “我在中国扎了根”
——访苏联著名桥梁专家西林
本报记者 周象光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三十四年前的十月十五日,长江上第一座大桥——武汉长江大桥落成通车,从此,大江南北的铁路、公路联成一体。中国人民多少年来的宿愿实现了。当年为武汉长江大桥倾注了全部心血的苏联专家组组长西林,如今已七十八岁高龄,仍然在为加强苏中两国人民的友谊和促进两国经济科技合作不遗余力地奔忙。
一个风和日丽的中午,西林乘地铁来到苏联对外友协的“友谊之家”,接受记者的采访。他精神矍铄,步履稳健,稀疏的银发梳理得整整齐齐,面带微笑,握起手来依然非常有力。
“听说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就要来我国访问,这太好啦。我们两国恢复关系以来,两国友协和群众团体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政府间的经济科技合作有了很大发展。我相信,他的来访必将进一步促进两国在政治、经济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
西林指着“友谊之家”的大厅说:“去年就在这里,我见到了中国总理李鹏。他曾在我们苏联的大学读书,听说江泽民总书记过去也曾在苏联的汽车制造厂工作过,这使我们更感亲切。”
西林不仅欢迎中国领导人来访,而且对两国领导人的会晤抱有极大的期望。因为他心中已经拟定了一个两国桥梁建设者在新形势下进行合作的计划。他希望两国领导人的接触能够更有力地推动两国在各个领域,包括桥梁界的友好合作。
“您为什么对中国怀有如此深厚的感情?”
西林凝视着身前的录音机,沉思片刻后,抬头对记者说:“因为我已在中国扎了根。”
一九四八年,在中国战火纷飞的年月,三十五岁的西林第一次到中国。他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在东北抢修被战争破坏的铁路、涵洞和桥梁。一九四九年,他第二次来到中国,先后在铁道兵和铁道部担任顾问。他曾随军进军大西北,一路修桥铺路到兰州。为新中国铺设新铁路,他跋山涉水搞勘察,足迹遍及中国的许多地区。
“我对中国人民的尊敬之情,是在同中国工人、农民、战士和工程技术人员长期相处中,在共同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的过程中自然产生的。”西林诙谐地笑着说:“那时可没有宾馆,我们走到哪里就住到哪里,碰上什么就吃什么。卫国战争时期我经受过艰苦环境的磨练,这有助于我同中国同志同甘苦,共患难。”
一九五四年,西林第三次到中国,担任武汉长江大桥苏联专家组领导人。在那热火朝天的年代,不论是严寒的冬季或是火炉般炎热的夏天,西林总是奔波在工地上。长江汛期,他干脆住在工地,不知疲倦地工作,终因劳累过度而生病,可是住在医院里他也不停止工作。他当时提出的“管柱基础施工法”在世界上属首创,大大缩短了工期。后来他因这项新技术荣获苏联颁发的列宁奖金。现在,这项技术已在世界各国广泛采用。西林非常重视为中国培养专业人才,晚间,他经常到工地举办的讲习班讲课。大桥落成后,西林收到了不少中国群众的来信。这些饱含着中国人民深厚情谊的信件,他珍藏至今。
一九六一年,西林第四次访华,为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提供咨询。此后的二十余年,西林始终积极参加苏中友协的各项活动。
一九八三年,西林作为苏中友协代表团成员第五次访华。一九八九年他又随阿尔希波夫率领的苏中友协老战士代表团第六次访华。在华期间,他见到了前铁道部长吕正操、前武汉长江工程局长彭敏等当年长期共事的老朋友;在武汉还会见了当年的大桥建设者。一些已经退休的老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也专程赶来相会。久别重逢,使西林激动不已。他不仅沉醉在美好的回忆中,而且又萌发了两国桥梁建设者进行新的合作的设想。作为苏中友协中央理事会理事,他主张友协要为促进两国经济科技合作作贡献。在西林的积极推动下,苏联交通建设部已于去年同中国铁道部和湖北省等地就今后开展合作问题达成了意向性协议。苏中友协秘书长米洛夫说:“自从西林同中国有关部门建立起新的关系之后,这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又焕发了青春的活力,他一直在为实现他的计划到处奔走。”
              (本报莫斯科电)
(附图片)
图为1990年4月李鹏总理访问苏联时,在苏联对外友协的“友谊之家”会见苏中友协的老战士。右起第二人为西林。 苏中友协供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